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枚
【繁體漢字】枚,【漢語拼音】méi,【漢字註音】ㄇㄟˊ
【語音朗讀】
【辰集中】【木】【枚字五行屬木】
【辰集中】【木字部】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𠀤音梅。
【說文】幹也,可爲杖。从木从攴。
【詩·大雅】施于條枚。
【徐曰】自條而出也,枝曰條,幹曰枚。
又个也。
【書·大禹謨】枚卜功臣。
【註】一一卜之也。
【前漢·食貨志】二枚爲一朋。
【五行志】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
又枚筮,不指其事,汎卜吉凶也。
【左傳·昭十二年】南蒯枚筮之。
又馬箠曰枚。
【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闔。
又銜枚,枚狀如箸,口橫銜之,繣結於項也。
【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又鐘乳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鐘帶謂之篆,篆閒謂之枚。
又枚枚,礱密也。
【詩·魯頌】閟宮有侐,實實枚枚。
又屋內重檐曰雙枚。
【何晏·景福殿賦】雙枚旣修。
又姓。
【統譜】周枚被,漢枚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枚”本指折下來作手杖或工具用的一段樹枝。《說文》 : “枚,幹也。可為杖。 ” 甲骨文、 金文字形近似, 分別寫作 “、
、
、
、
、
” 。 一邊是樹木形, 一邊是手持工具或刀或戈或斤(斧)劈砍樹枝形, 會意用刀具將樹枝(幹)砍下一段。 小篆寫作 “
” , 雖不如甲、 金文象形,但仍可看到與甲、金文的傳承關係。隸書( 《武梁祠石刻》 )寫作 “
” , 成為今文。
注: 甲、金文的字形有學者認為是 “薪” 或 “新” 字。從字形分析,亦無不可。存參。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榦也,可爲杖。从木从攴。《詩》曰:“施于條枚。”莫桮切
『說文解字注』
(枚)𠏉也。毛傳曰。榦曰枚。引伸爲銜枚之枚。爲枚數之枚。豳風傳曰。枚、微也。魯頌傳曰。枚枚、礱密也。皆謂枚爲微之假借也。從木攴。會意。可爲杖也。說從攴之意也。攴、小毄也。因爲鞭扑字。杖可以毄人者也。故取木攴會意。莫桮切。十五部。詩曰。施于條枚。大雅文。
枚的部首:木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dok
四角號碼:48940鄭碼查詢:fmoBig5編碼:AA54gb2312碼:C3B6
uni-code:基本区 U+679A首尾分解:木攵部件分解:木攵
造字法:形声;从木、文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木
異體字:𣏽𣏽𣏽
樹幹:伐其條~。
古代行軍時防止士卒喧嘩的用具,狀如箸,銜在口中:“又如赴敵之兵,銜~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馬鞭:以~數(shù)闔(用馬鞭指點著數門扇)。
量詞,相當於“個”,多用於形體小的東西:一~別針。不勝~舉(一個一個地舉不完)。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