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字康熙字典熱度:896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dào,【漢字註音】ㄉㄠˋ

【語音朗讀】

【子集下】【刀】【到字五行屬火】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𠀤音倒。

【爾雅·釋詁】到,至也。

【疏】到者,自遠而至也。

【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

【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到字的字形演變


曶鼎(金)
西周中期

伯至人簋(金)
西周中期

伯到壺(金)
西周晚期

說文‧至部

睡虎地簡23.3(隸)

古地圖(隸)
西漢

西陲簡51.19(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韓仁銘(隸)
東漢

孔龢碑(隸)
東漢

楷書

到字的象形文

讀音:zh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到;

金文臸;

說文古文;

小篆至;

小篆到;

小篆致;

小篆臸

讀音:zhì

“至” 是 “到” 的初文,與 “到” 同義。《說文》 : “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 ”這是對小篆字形的解讀, 不確。 從甲骨文寫作“”看, 象箭矢由遠而至地的形狀。 金文、 小篆字形近似, 分別寫作 “” , 同時又在 “至” 旁加一 “止” 字的變形 “”(suī)成 “致” 。 小篆的到寫作“” , 不過是在 “至” 旁加一 “人”字, 表示人到此。 《說文》: “到, 至也。” 。“至” 加 “夂” (讀zhǐ,表示趾,腳) ,會意送到。小篆中還有個“臸” 字,讀rì,與 “至” 同義。《說文》 : “臸,到也。”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到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到
中国大陆
台湾 到
台湾
香港 到
香港
日本 到
日本
韩国 到
韩国
旧字形 到
旧字形

到字說文解字

【卷十二】【至】

『說文解字』

至也。从至刀聲。都悼切

『說文解字注』

(到)至也。大雅曰。靡國不到。論語兩言民到于今。釋詁曰。到、至也。从至。刀聲。都悼切。二部。

到字解釋

到字基本屬性

  1. 到的部首:刀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mgln

  2. 四角號碼:12100鄭碼查詢:hbkdBig5編碼:A8ECgb2312碼:B5BD

  3. uni-code:基本区 U+5230首尾分解:至刂部件分解:至刂

  4. 造字法:形声;从至、刀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火

  5. 異體字:倒

到字基本含義

  1. 從別處來:~達。~站。~來。~場。~任。~職。~案。簽~。恰~好處。

  2. 往:~群眾中去。

  3. 周全,全顧得著:周~。麵麵俱~。

  4. 成功:得~。辦~。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