濈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濈字的字形演變
濈字說文解字
濈的基本解釋
濈
【繁體漢字】濈,【漢語拼音】jí,shà,【漢字註音】ㄐㄧˊ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濈字五行屬】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阻立切【集韻】【韻會】側立切【正韻】側入切,𠀤音戢。
【說文】和也。
【詩·小雅】其角濈濈。
又【埤蒼】濈水行出也。
【張衡·南都賦】流湍投濈。
又疾貌。
【曹植·七啓】濈然鳧沒。
又【集韻】實洽切,音萐。𣹱濈,湍流。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4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和也。从水戢聲。阻立切
『說文解字注』
(濈)和也。小雅。爾羊來思。其角濈濈。傳曰。聚其角而息、濈濈然也。按毛意言角之多。葢言聚而和也。如輯之訓聚、兼訓和。从水。戢聲。阻立切。七部。
濈的部首:水部外筆畫:12筆畫總數:15倉頡號碼:erji
四角號碼:33150鄭碼查詢:vjchBig5編碼:E9EF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FC8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湒
1. 濈 [jí]2. 濈 [shà]
〔~~〕聚集的樣子,如“爾羊來思,其角~~。”
〔~然〕a.汗出的樣子,如“~~汗出者愈。”b.迅速的樣子,如“翔爾鴻翥,~~鳧沒。”
〔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𢾸隇𪈋䍚𧠽㘬𨱶𪆯謘𦝚淬𠱬𧌬𠒨𣨙𤱃𥡧嚼䴍蜡𣕄𪒑鮠賁蹍𢼄𠱑謧䋏闻刎𧱣𢑒𦉸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