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糜
【繁體漢字】糜,【漢語拼音】mí,méi,【漢字註音】mí,méi
【語音朗讀】
【未集上】【米】【糜字五行屬水】
【未集上】【米字部】
【廣韻】靡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𠀤音靡。
【說文】黃帝初敎作糜。
【釋名】糜,煑米使糜爛也。
【博雅】糜,糏也,饘也。
【禮·月令】行糜粥飲食。
【史記·封禪書】施糜之屬。
【註】施糜粥之神。
【風土記】俗尙以赤豆爲糜,所以象色也。
又爛也。
【孟子】糜爛其民。
【前漢·賈山傳】無不糜滅。
又與靡通。
【禮·少儀】國家靡敝。
【疏】靡爲糜,謂財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
又與眉同。
【前漢·王莽傳】赤糜聞之,不敢入界。
【註】糜,眉也。古字通用。 【集韻】或作𩞁、𩞇。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卷七】【米】
『說文解字』
糝也。从米麻聲。靡爲切
『說文解字注』
(糜)糝糜也。各本無糜字。淺人所刪。今補。以米和羹謂之糝。專用米粒爲之謂之糝。糜亦謂之鬻。亦謂之饘。食部曰。饘、糜也。釋名曰。糜、煑米使糜爛也。粥淖於糜。粥粥然也。引伸爲糜爛字。从米。麻聲。靡爲切。古音在十七部。黃帝初敎作糜。各本無此六字。今依韵會所據鍇本補。初學記、藝文類聚、北堂書鈔皆引周書黃帝始亨穀爲粥。此記化益作井、揮作弓、奚仲造車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