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字康熙字典熱度:1510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mí,méi,【漢字註音】mí,méi

【語音朗讀】

【未集上】【米】【糜字五行屬水】

【未集上】【米字部】

【廣韻】靡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𠀤音靡。

【說文】黃帝初敎作糜。

【釋名】糜,煑米使糜爛也。

【博雅】糜,糏也,饘也。

【禮·月令】行糜粥飲食。

【史記·封禪書】施糜之屬。

【註】施糜粥之神。

【風土記】俗尙以赤豆爲糜,所以象色也。

又爛也。

【孟子】糜爛其民。

【前漢·賈山傳】無不糜滅。

又與靡通。

【禮·少儀】國家靡敝。

【疏】靡爲糜,謂財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

又與眉同。

【前漢·王莽傳】赤糜聞之,不敢入界。

【註】糜,眉也。古字通用。 【集韻】或作𩞁、𩞇。


考證:〔【禮·月令】行糜粥飯食。〕 謹照原文飯食改飲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糜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米部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糜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糜
中国大陆
台湾 糜
台湾
香港 糜
香港
日本 糜
日本
韩国 糜
韩国
旧字形 糜
旧字形

糜字說文解字

【卷七】【米】

『說文解字』

糝也。从米麻聲。靡爲切

『說文解字注』

(糜)糝糜也。各本無糜字。淺人所刪。今補。以米和羹謂之糝。專用米粒爲之謂之糝。糜亦謂之鬻。亦謂之饘。食部曰。饘、糜也。釋名曰。糜、煑米使糜爛也。粥淖於糜。粥粥然也。引伸爲糜爛字。从米。麻聲。靡爲切。古音在十七部。黃帝初敎作糜。各本無此六字。今依韵會所據鍇本補。初學記、藝文類聚、北堂書鈔皆引周書黃帝始亨穀爲粥。此記化益作井、揮作弓、奚仲造車之例。

糜字解釋

糜字基本屬性

  1. 糜的部首:米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icfd

  2. 四角號碼:00294鄭碼查詢:tgfuBig5編碼:B067gb2312碼:C3D3

  3. uni-code:基本区 U+7CDC首尾分解:麻米部件分解:麻米

  4. 造字法:形声;从麻、米声漢字結構: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𩞁 䭧 𢌑 𩞇 𪎖 𪎭 𢇲 𥽼 𩱸

糜字基本含義

1. 糜 [mí]2. 糜 [méi]

糜 [mí]
  1. 粥:肉~。~沸(形容混亂紛擾)。

  2. 爛,碎:~爛。~軀(犧牲生命)。~滅。

  3. 浪費:~費。

  4. 姓。

糜 [méi]
  1. 不黏的黍(亦稱“穄”):~子。~黍。~子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