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氓
【繁體漢字】氓,【漢語拼音】méng,máng,【漢字註音】ㄇㄥˊ
【語音朗讀】
【辰集下】【氏】【氓字五行屬水】
【辰集下】【氏字部】
【唐韻】武庚切【正韻】眉庚切,𠀤音盲。
【說文】民也。
【詩·衞風】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石經註疏】作甿。甿與氓通。
【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以田里安甿,以樂昏擾甿,以土宜敎甿稼穡,以興耡利甿,以時器勸甿,以彊予任甿。
【鄭註】變民言甿,異外內也。甿猶懵。懵,無知貌也。又【旅師】凡新甿之治,皆聽之,使無征役。
【註】新甿,謂新徙來者也。○按此則氓本同甿,《長箋》以氓爲民,𤱕爲民田,分爲二,非是。
又【集韻】謨耕切【韻會】謨盲切,𠀤音萌。義同。
又通作萌。
【前漢·劉向傳】民萌何以戒勉。
【註】萌,與甿同。
又【楊愼·經說】氓从亡从民。流亡之民也。引《周禮》新甿之治,註:新徙來者。○按氓與民音別義同。从亡者,言民易散難聚,非專屬新徙之民而言。《周禮》註:新徙來者,釋新義,非釋甿義。遂人之安氓、敎氓,氓猶民也,非皆他國新徙之民謂之氓也。《孟子》受廛爲氓,猶受廛爲民,天下之民皆願爲氓,猶皆願爲民也。楊說迂泥。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民” 字在商周時本指敵囚(用作奴隸) ,與 “氓” 同義。《說文》:“民,眾萌(氓)也。” “氓,民也。” 當時抓來敵虜,先刺瞎左眼,用作奴仆。 區別有身份的人和士。 甲骨文、金文寫作“、
、
、
、
” 。正是用一銳器直刺眼目的形狀。 “說文古文”寫作“
” , 是用戈從“女”字中刺過的字形。 小篆寫作 “
” , 已不直觀。 隸書隨小篆結構寫作“
” 。 至今無大變化。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二】【民】
『說文解字』
民也。从民亡聲,讀若盲。武庚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氓)民也。詩。氓之蚩蚩。傳曰。氓、民也。方言亦曰。氓、民也。孟子。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爲之氓矣。趙注。氓者、謂其民也。按此則氓與民小別。葢自他歸往之民則謂之氓。故字从民亡。从民。亡聲。讀若盲。武庚切。古音在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