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狸
【繁體漢字】狸,【漢語拼音】lí,【漢字註音】ㄌㄧˊ
【語音朗讀】
【巳集下】【犬】【狸字五行屬火】
【巳集下】【犬字部】
【廣韻】里之切【集韻】陵之切,𠀤音离。
【玉篇】似貓。
【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禮·內則】狸去正脊。
【左傳·襄十四年】狐狸所居。
【莊子·逍遙遊】子獨不見狸狌乎。𤰞身而伏,以𠋫敖者。又【徐無鬼】是狸德也。
又【史記·封禪書】狸首者,諸侯之不來者。
【註】徐廣曰:狸,一名不來。
又【揚子·方言】貔,關西謂之狸。
又【史記·封禪書】殺一狸牛,以爲俎豆牢具。◎按註作犛牛,當與犛通。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2
【卷九】【豸】
『說文解字』
伏獸,似貙。从豸里聲。里之切
『說文解字注』
伏獸。似貙。伏獸,謂善伏之獸。鄭注大射云:貍首。逸詩:貍之言不來也。其詩有射諸矦首不朝者之言,因以名篇。皇偘以爲舊解云:貍之取物,則伏下其頭,然後必得,言射亦必中,如貍之取物矣。上文云貙似貍,此云貍似貙。言二物相似,卽俗所謂野貓。从豸。里聲。里之切。一部。
狸的部首:犬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khwg
四角號碼:46215鄭碼查詢:qmkbBig5編碼:AF57gb2312碼:C0EA
uni-code:基本区 U+72F8首尾分解:犭里部件分解:犭里
造字法:形声;从犭、里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火
異體字:貍貍 𧴔
即“貉”。
哺乳動物,形狀與貓相似,毛皮可製衣物。亦稱“狸子”、“狸貓”、“山貓”、“豹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