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吟
【繁體漢字】吟,【漢語拼音】yín,【漢字註音】ㄧㄣˊ
【語音朗讀】
【丑集上】【口】【吟字五行屬木】
【丑集上】【口字部】
〔古文〕唫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音切,音崟。
【說文】呻也。
【廣韻】歎也。
又【增韻】哦也,咏也,鳴也。
【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
【戰國策】晝吟宵哭。
【楚辭·漁父】行吟澤畔。
【荀子·不苟篇】盜跖吟口。
【註】吟咏長在人口也。
【後漢·梁冀傳】口吟舌言。
【註】謂語吃不能明了。
又姓。
【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約。
又音含。
【前漢·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
【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
又【集韻】牛錦切,音僸。
【揚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
【註】師古曰:噤吟,頷頤之貌。吟,魚錦反。
又【集韻】宜禁切,音𩒻。長咏也。
【韓愈·同宿聮句】白鶴叫相喑。喑或作吟,吟去聲。
又音噤。
【史記·淮隂侯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
【註】吟,巨蔭反。
又音琴。亦見【史記·淮隂侯傳索隱註】。 【說文】或作䪩訡。
【集韻】亦作欽。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呻也。从口今聲。䪩,吟或从音。訡,或从言。魚音切
『說文解字注』
(吟)呻也。从口。今聲。魚音切。七部。
(䪩)吟或从音。
吟的部首:口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roin
四角號碼:68027鄭碼查詢:josxBig5編碼:A775gb2312碼:D2F7
uni-code:基本区 U+541F首尾分解:口今部件分解:口今
造字法:形声;从口、今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木
異體字:訡唫噖䪩訡㕂 䪩 唫 噖 訡 𠥴䪩訡
唱,聲調抑揚地念:~詠。~誦。~味(吟詠玩味,體味)。~諷(吟詠諷誦)。
歎息,痛苦的聲音:~嘯(a.悲哀憤慨地長歎;b.吟詠)。呻~。
.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名稱:秦婦~。
鳴,叫:風~。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