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飲” , 喝。 古文字寫作 “㱃” 。 《說文》 : “㱃”, 啜也。 從欠, 酓聲。 ”釋為形聲字。 其實 “飲”是會意字。 甲骨文的典型字寫作“、
”。“
”是酒壇形, “
” 是張口吐舌手捧酒壇的人形, 字形字義十分明確。金文1-2寫作 “
、
” , 字形略變, 仍可看出彎腰飲酒的身影。 金文3寫作“
” , 省略了人的口舌形, 出現了以 “今”為聲的形聲字。 “說文古文”將“酓”改為 “食” ,是今文寫作“飲” 的依據。又將“酒” 省作“水” ,屬異寫。小篆在規範筆畫時確立了 “酓、欠”結構。隸書(漢《景君碑》等)寫作“
”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八】【㱃】
『說文解字』
歠也。从欠酓聲。凡㱃之屬皆从㱃。
𣲎,古文㱃从今水。
𩚜,古文㱃从今食。於錦切
『說文解字注』
(㱃)歠也。易蒙卦虞注曰:水流入口爲飮。引伸之可飮之物謂之飮,如周禮四飮是也。與人飮之謂之飮,俗讀去聲,如左傳飮之酒是也。又消納無迹謂之飮,漢書朱家傳飮其德,猶隱其德也。从欠酓聲。酓,从酉,今聲。見酉部。於錦切。七部。𥛬作飮。凡㱃之屬皆从㱃。
(𣲎)古文㱃,从今水。从水今聲也。
(𩚜)古文㱃,从今食。从食今聲也。𥛬用此。
㱃的部首:欠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5倉頡號碼:owno
四角號碼:87682鄭碼查詢:odfrBig5編碼:gb2312碼:
uni-code:扩展A U+3C43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