倂字康熙字典熱度:42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bìng,【漢字註音】ㄅㄧㄥˋ

【語音朗讀】

【子集中】【人】【倂字五行屬】

【子集中】【人字部】

【廣韻】同幷。

又【韻會】部迥切,音𠀤。相𠀤也。

【禮·祭義】行肩而不倂。

【註】老幼𠀤行,肩臂不得倂。

又競也。

【前漢·賈誼傳】高皇帝與諸公倂起。

【又】與公倂倨。

【註】對敵相拒也。

又與屛棄之屛同。

【荀子·彊國篇】倂己之私欲,必以道。


考證:〔【賈誼·治安策】高皇帝與諸公倂起。〕 謹照原書改前漢賈誼傳。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倂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倂
中国大陆
台湾 倂
台湾
韩国 倂
韩国
旧字形 倂
旧字形

倂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倂”字头,请参考“併”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並也。从人并聲。卑正切

《說文解字注》

(倂)竝也。十篇曰:竝者,倂也。與此爲互訓。並,古音在十部,讀如旁。倂古音在十一部,讀如幷。竝倂義有別,許互訓者,禮經注曰古文並今文作倂,是古二字同也。从人幷聲。此舉形聲包會意。卑正切。十一部。

倂字解釋

倂字基本屬性

  1. 倂的部首:人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oyjj

  2. 四角號碼:22241鄭碼查詢:nmae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002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併

倂字基本含義

  1. 同“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