柭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柭字的字形演變
柭字說文解字
柭的基本解釋
柭
【繁體漢字】柭,【漢語拼音】bā,fú,【漢字註音】ㄅㄚ
【語音朗讀】
【辰集中】【木】【柭字五行屬】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韻】北末切,音撥。棓也,擊禾連枷。
又【集韻】布拔切,音八。又【五音集韻】敷勿切,音拂。義𠀤同。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
【玉篇】矢束也。
又【韻會】蒲蓋切【篇海】蒲昧切,𠀤音佩。木生柯葉也。
又【集韻】必列切,音鼈。梧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棓也。从木犮聲。北末切
『說文解字注』
(柭)棓也。從木。犮聲。北末切。十五部。
柭的部首:木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dike
四角號碼:43947鄭碼查詢:fgxsBig5編碼:CF59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7E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柫
1. 柭 [bā]2. 柭 [fú]3. 柭 [pèi]4. 柭 [bó]5. 柭 [biē]
木棒。
古同“柫”,連枷。
生長(枝葉):“千年老樹,椵柞~枿。”
箭杪。
梧。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𢋱躹嗂欓㤫𪈩厜窞𠪌𨳌絧隖搧𢣙𩗔𠰙䬛镙𧨟㿞𣸘𢯇𥆝欲𨢌𩽓𧤖𥽘𨽶竽𩙈𢷶藎𨨱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