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䜌
【繁體漢字】䜌,【漢語拼音】luán,【漢字註音】ㄌㄨㄢˊ
【語音朗讀】
【酉集上】【言】【䜌字五行屬】
【酉集上】【言字部】
〔古文〕𤔪【唐韻】呂員切,戀平聲。
【說文】亂也。一曰治也。一曰不絕也。
【玉篇】理也。又【六書正譌】繫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南䜌縣屬鉅鹿郡。
又【廣韻】落官切【集韻】盧丸切,𠀤音鑾。義同。
又【六書統】與鑾同。鈴名。
【總要】䜌,聲音諧也。从音絲,取連續義。小篆从言作䜌,借和鈴,加金別作鑾。
【舉要】䜌,與䜌同。
又【廣韻】力卷切【集韻】龍眷切,𠀤音戀。
【類篇】言不絕也。
又【廣韻】何承天云:姓也。漢有䜌祕,爲南郡太守。䜌字从音,作〈𦂺糹〉。又。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鸞” 是傳說中的神鳥,狀若鳳凰。《說文》: “鸞,亦神靈之精也。赤色, 五彩, 雞形。 ”金文、 小篆分別寫作 “、
” , 金文左邊是形符“鳥” , 右邊是義符䜌的省文。 小篆上邊是“
” 表示連續。 “
” 字金文寫作“
、
、
” , 是語言的“言”字兩邊各一束絲的形狀。 自有連續,連接的意思。用“
”和“鳥”組合成的“鸞”有溝通上天(神)和 “人” 的含義。隸書隨小篆結構寫作“
” 。今簡化字用“鸞” 。
“䜌” 字用作聲符與 “木” 組合成 “欒” (欒)古陶文、 小篆寫作“、
” 。 《說文》: “欒, 似闌(蘭)。 ” 即一種像木蘭的樹。
與 “蟲”組合成“蠻” (蠻)。 小篆寫作 “” 。 《說文》: “蠻, 南蠻, 蛇種。 ”指南方蛇多的地方的人。金文直接用“
” , 屬借用。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三】【言】
《說文解字》
亂也。一曰治也。一曰不絕也。从言絲。𤔪,古文䜌。呂員切
《說文解字注》
(䜌)亂也。一曰治也。與爪部𤔔、乙部亂音義皆同。一曰不絶也。别一義从言絲。治絲易棼,絲亦不絕,故从絲會意。呂員切。十四部。宋景公之名,左傳作欒,古今人表作兜欒,宋世家作頭曼。趙宋祕閣有宋公䜌餗鼎,與竹書宋景公䜌合。
(𤔭)古文䜌。
䜌的部首:言部外筆畫:12筆畫總數:19倉頡號碼:vfyrf
四角號碼:22993鄭碼查詢:zsaaBig5編碼:gb2312碼:
uni-code:扩展A U+470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中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