曑字康熙字典熱度:41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hēn,【漢字註音】ㄕㄣ

【語音朗讀】

【辰集上】【日】【曑字五行屬】

【辰集上】【日字部】

【唐韻】【廣韻】所今切【集韻】疏簪切,𠀤音森。

【說文】商星也。或省作𠻝。

【九經字樣】曑,隷省作𠻝。與參不同。今經典相承,多用參。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曑字的金文


𤰇參父乙盉商代晚期集成9370

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

盠尊西周中期集成6013

裘衛盉西周中期集成9456

盠方彝西周中期集成9900

㝬鐘西周晚期集成260

大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6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琱生簋西周晚期集成4292

魚顛匕戰國晚期集成980

梁上官鼎戰國晚期集成2451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曑字的象形文

讀音:cān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古陶文;

小篆曑;

小篆參;

隸書

讀音:cān

“參”是星宿名。《說文》: “參,商星也。”商甲骨文、周金文、秦小篆的字形雖略有不同, 但均象人在星下參拜的形象。 上邊的三個“”形和三個“日”相同, “”是太陽的象形字, “日”是在 “” 中間加一指事符號,以區別其他的圓環形,都表示星星是小的 “日” (太陽)。數千年前的古人能把星星看成是與太陽相同的天體很了不起。為表現星光下射,金文、小篆多加 “彡” (讀shān)來表示光芒。古時參拜星星與拜月相同,都屬祭祀活動的一種。又因參拜動作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做,所以也作數字“三”使用。後假借為植物 “人參” 的參。漢隸書《史晨碑》雖努力改變著篆書的弧筆,但仍可看到象形字留下的遺痕。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曑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曑
中国大陆
台湾 曑
台湾
韩国 曑
韩国
旧字形 曑
旧字形

曑字說文解字

【卷七】【晶】

《說文解字》

商星也。从晶㐱聲。𠻝,參或省。所今切〖注〗臣鉉等曰:㐱非聲,未詳。〖注〗𠫰、朁,古文參。

《說文解字注》

(曑)商星也。商當作晉,許氏記憶之誤也。左傳:子産曰:后帝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爲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成王滅唐而封叔虞,故參爲晉星。依此則商當爲晉明矣。或云此以篆文曑連商句絕,釋爲星也。夫苟氾釋爲星,安用商字。參商之云,起於漢時辭章,聯綴不倫,許君何取。此於曟舉國語農祥釋之,於參舉晉星釋之,一重民事,一重分野也。召南傳曰:參,伐也。漢人參伐統𧦝伐,故毛以伐釋參。从晶㐱聲。㐱聲疑後人竄改,當作㐱象形。唐風傳曰:三星,參也。天官書、天文志皆云: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葢彡者,象三星其外則象其畛域與。今隸變爲參,用爲參兩、參差字。所今切。七部。

(𠻝)或省。卽今用參兩、參差字也。凡槮篸驂字用爲聲。

曑字解釋

曑字基本屬性

  1. 曑的部首:日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aaah

  2. 四角號碼:60202鄭碼查詢:kkop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6D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參

曑字基本含義

  1. 古同“參”,參星(星名)。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