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貴
【繁體漢字】貴,【漢語拼音】guì,【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酉集中】【貝】【貴字五行屬】
【酉集中】【貝字部】
〔古文〕𡭙𧸋【唐韻】居胃切【集韻】【韻會】歸謂切,𠀤音餽。
【說文】作䝿,物不賤也。
【易•繫辭】𤰞高以𨻰貴賤位矣。
【書•旅獒】不貴異物,賤用物。
又【玉篇】高也,尊也。
【易•繫辭】崇高莫大乎富貴。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六曰尊貴。又【禮•祭儀】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
【註】貴謂燕賜有加於諸臣也。又【孟子】用下敬上,謂之貴貴。
又欲也。
【戰國策】貴合於秦以伐齊。
【註】貴,猶欲也。
又【玉篇】多價也。
【前漢•食貨志】器苦惡賈貴。
又【釋名】貴,歸也,物所歸仰也。
又姓。
【風俗通】廬江太守貴遷。
又州名。
【韻會】春秋駱越地,隋鬰州,唐攺貴州。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貴” 字從甲骨文到今文經曆了變義過程。 商甲骨文寫作 “、
、
” , 象 “
、
” (雙手)作業於 “
” (土塊)的形狀, 其中 “
”是手持農具形。此時為 “蕢、隤”(除草整理土地) ,與貴賤無關。古璽文1寫作 “
” , 象手持 “耜” (農具)在勞作。 金文也借 “
” (憒)作 “貴” 。古璽文2-3和小篆加 “貝” 字,(貝曾用作貨幣和高級飾品)遂有貴賤義。古璽文4在 “貴” 字頭上另加 “艸” (草字初文)成 “蕢” (讀kuì), 專指草編物。 隸書(漢《孔宙碑》 )寫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六】【貝】
『說文解字』
物不賤也。从貝臾聲。臾,古文蕢。居胃切
『說文解字注』
(貴)物不賤也。从貝。臾聲。居胃切。十五部。臾、古文蕢。見艸部。○按貴篆各本廁部末賏上。非舊次也。今更正。
貴的部首:貝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lmbuc
四角號碼:50806鄭碼查詢:jialBig5編碼:B651gb2312碼:B9F3
uni-code:基本区 U+8CB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形声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䝿𧷈䝿 贵 𡭙 𧶪 𧷈䝿𧷈䝿𧷈
“貴”的繁體字。
價錢高。如:“昂貴”。唐•杜甫《歲晏行》:“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
地位崇高﹑優越。如:“貴族”。《聊齋誌異•卷二•張誠》:“納以其貴公子,未敢仰視。”
品質高。如:“高貴”﹑“華貴”。
敬辭。如:“貴姓”﹑“貴國”﹑“貴寶地”。《水滸傳•第三回》:“望乞恕罪,高抬貴手。”
注重﹑重視。如:“學貴有恆”﹑“人貴自立”。漢•晁錯《論貴粟疏》:“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尊顯的人或地位。如:“權貴”。《論語•裏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貴州省的簡稱。
姓。如漢代有貴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