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字康熙字典熱度:45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ì,【漢字註音】ㄧˋ

【語音朗讀】

【寅集中】【山】【嶧字五行屬】

【寅集中】【山字部】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

【說文】从山睪聲。

【書·禹貢】嶧陽孤桐。

【疏】東海下邳縣西有葛嶧山,卽此山也。

又【爾雅·釋山】屬者嶧。

【註】言絡繹相連屬也。

又與繹通。

【詩·魯頌】保有鳧繹。

【註】鳧繹,二山。通作嶧。○又邑名。

【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

【註】繹,邾邑名。本在鄒縣。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嶧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山部

楷書

嶧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嶧
中国大陆
台湾 嶧
台湾
香港 嶧
香港
日本 嶧
日本
韩国 嶧
韩国
旧字形 嶧
旧字形

嶧字說文解字

【卷九】【山】

『說文解字』

葛嶧山,在東海下邳。从山睪聲。《夏書》曰:“嶧陽孤桐。”羊益切

『說文解字注』

(嶧)葛嶧山也。地理志。東海郡下邳。葛嶧山在西。古文以爲嶧陽。郡國志。下邳國下邳縣葛嶧山。本嶧陽山。按今在江蘇省淮安府邳州西北六里。非山東兖州府鄒縣東南二十五里之繹山也。魯頌。𠈃有鳧繹。傳曰。繹、繹山也。左傳。邾文公十遷于繹。杜云。繹、邾邑。魯國鄒縣北有繹山。哀七年。邾衆𠈃于繹。杜云。繹、邾山也。史記。秦始皇上鄒嶧山。刻石頌功德。地理志。魯國騶縣。嶧山在北。此山字作繹。从糸不从山。與東海葛嶧山字从山不同。史記作鄒嶧。漢志作嶧山。乃譌字也。秦時石刻字作繹。在東海下邳。此用永平以前地志也。从山。睪聲。羊益切。古音在五部。夏書曰。嶧陽孤桐。禹貢靑州文。

嶧字解釋

嶧字基本屬性

  1. 嶧的部首:山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uwlj

  2. 四角號碼:26741鄭碼查詢:llbuBig5編碼:E961gb2312碼:E1BB

  3. uni-code:基本区 U+5DA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会意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峄峄 𡵸

嶧字基本含義

  1. 見“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