歋字康熙字典熱度:398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ē,【漢字註音】ㄧㄝ

【語音朗讀】

【辰集下】【欠】【歋字五行屬】

【辰集下】【欠字部】

【唐韻】以支切【集韻】余支切,𠀤音移。

【說文】人相笑相歋瘉。或作擨,亦省作搋。

又【廣韻】以遮切【集韻】余遮切,𠀤音耶。義同。亦作揶。擨字原从𣣍作。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歋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欠部

楷書

歋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歋
中国大陆
台湾 歋
台湾
香港 歋
香港
韩国 歋
韩国
旧字形 歋
旧字形

歋字說文解字

【卷八】【欠】

『說文解字』

人相笑相歋瘉。从欠虒聲。以支切

『說文解字注』

(歋)人相𥬇相歋瘉。後漢書王霸傳,市人皆大𥬇,舉手邪揄之。李注:說文曰:歋𢋅,手相𥬇也。歋音弋支反。𢋅音踰,或音同。按據此注,似許書本有𢋅篆。然許本無㢏,則無从欠㢏聲之字可知。方言本無正字,不妨下字作瘉。瘉之或从歈,或作𢋅,或作揄,或作𢶖。猶歋之或作擨,或作邪,或作捓,或作搋耳。此謂人相𥬇,故字从欠。李注引手相𥬇,恐是因文而誤。从欠虒聲。以支切。十六部。

歋字解釋

歋字基本屬性

  1. 歋的部首:欠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huno

  2. 四角號碼:77282鄭碼查詢:pdirBig5編碼:E265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B4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揶 搋 捓 𣣢

歋字基本含義

  1. 古同“揶”:“年衰隻怕~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