螘字康熙字典熱度:88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ǐ,【漢字註音】ㄧˇ

【語音朗讀】

【申集中】【虫】【螘字五行屬】

【申集中】【虫字部】

【集韻】【韻會】𠀤語綺切,音艤。與蟻同。

又疑豈切,音顗。義同。 【玉篇】一作𧍽、𧑢。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4

螘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虫部

楷書

螘字的象形文

讀音:chán


甲骨文;

籀文蚳;

古文蚳;

小篆;

小篆蚳;

小篆螘;

隸書

讀音:chán

“蟬” 是昆蟲名,俗稱 “知了” 。甲骨文的 “蟬” 是象形字,寫作“” 。 頭、 身、 翼、 足俱全。 小篆是形聲字。 左旁是形符 “蟲” 字。 右邊是聲符 “單” 字。 單字的甲骨文寫作 “” ; 金文寫作 “” 。 本是用樹槎綁成的武器形狀(詳見 “單” 釋) 。但在這裏隻表發聲,與 “蟲” 組合成 “從蟲, 單聲” 的形聲字。 隸書寫作 “” , 從此脫離了古文字形。

“蚳” 指螞蟻卵。因古稱螞蟻為 “螘” (讀yǐ) ,所以《說文》曰:“蚔, 螘子也。 ” “說文古文”寫作 “” , 由右邊的 “蟲、 土”表示蟻卵生於土中, 用 “辰”作聲符。 “說文籀文”寫作 “” , 下邊的形符是昆蟲的“昆” , 上邊的 “氐”是讀音, 也表示地下。 “螘”字小篆寫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螘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螘
中国大陆
台湾 螘
台湾
香港 螘
香港
日本 螘
日本
韩国 螘
韩国
旧字形 螘
旧字形

螘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蚍蜉也。从虫豈聲。魚綺切

『說文解字注』

(螘)𧖕𧕰也。俗作蚍蜉。非是。今正。蟲部曰。蠶𧕰、大螘也。析言之也。渾言之則凡螘皆曰𧖕𧕰。爾雅。蚍蜉、大螘。小者螘。亦是析言。从虫。豈聲。魚綺切。按當魚豈切。古音在十五部。廣韵入尾韵者、古音也。入紙韵者、緣蟻字而合之也。

螘字解釋

螘字基本屬性

  1. 螘的部首:虫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liumt

  2. 四角號碼:52118鄭碼查詢:iljuBig5編碼:EB63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798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蟻

螘字基本含義

  1. 同“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