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說文》 : “淲,水流貌。” 淲字像水奔湧時發出呼呼的聲響,也是 “滹” 字的初文。 金文寫作 “、
” , 虎的形狀雖不如甲骨文的虎象形,但仍可辨別出虎字結構。左邊的 “水” 寫法不一,是水無常形的原因。用 “水” (氵) “虎” 組成的淲字也可會意水勢凶猛,如虎生威。小篆寫作 “
” , 已是規範文字, 結構至今未變。
“涸”指水枯竭。《說文》: “涸,渴也。從水,固聲。……也從水鹵舟。 ” 古璽文和小篆1寫作 “、
” , 用 “水” ( 氵 )和 “固” (固定)來表示水不能流動了。小篆2用 “水( 氵 ) 、鹵、舟” 三個字素表示 “水盡,鹵(鹵是鹽的初文)出,舟(船)停” 來描繪水涸的景象。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流皃。从水,彪省聲。《詩》曰:“淲沱北流。”皮彪切
《說文解字注》
(淲)水流貌。小雅:滮池北流。毛曰:滮,流貌。从水,彪省聲。隸不省。皮彪切。三部。詩曰:淲池北流。池,宋本作沱,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