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鄙”是古帝王分封給子孫或大臣們遠離國都但能收取錢糧的小城鎮。五百家為一鄙,受封的人把這些地方當成自己的糧倉。《說文》: “鄙,五酂為鄙” 。甲骨文、金文1-2均寫作露天的糧倉形。即 “啚” (讀bǐ)字,啚是“鄙” 的初文,上象糧囤,下象墊石。小篆加 “邑” ,邑的甲骨文寫作“” , 上邊是圈起的城牆, 下邊是跪姿的人形, 表示居民區, 進一步說明鄙是城邑。又因邊遠閉塞,民風粗俗淺陋,故鄙有下賤、粗陋義。隸書將小篆的“
”寫作“
” , “
”寫作“
” ,脫離了古文字的行列, 從而進入今文時代。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五】【㐭】
『說文解字』
嗇也。从口㐭。㐭,受也。𠴿,古文啚如此。方美切文四 重二
『說文解字注』
(啚)嗇也。下文云。嗇、愛濇也。水部曰。濇、不滑也。凡鄙吝字當作此。鄙行而啚廢矣。論語鄙夫、周書鄙我周邦、皆當作此。从囗。音韋。囗猶聚也。从㐭。㐭、受也。㐭所以受榖。引伸之凡受皆曰㐭。聚而受之、愛濇之意也。方美切。十五部。
(𠴿)古文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