虜字康熙字典熱度:125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ǔ,【漢字註音】ㄌㄨˊ

【語音朗讀】

【申集中】【虍】【虜字五行屬】

【申集中】【虍字部】

【唐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𠀤音魯。虜掠也。

【漢書·晉灼註】生得曰虜,斬首曰獲。

又地名。

【水經注】淄水又東逕臨淄縣故城,其外郭卽晉獻公所徙臨淄城也,世謂之虜城。 【六書正譌】生得者,則以索貫而拘之,故字从毌从力。俗从男,非。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虜字的字形演變


發孫虜𠤳(金)
春秋晚期

包2.19(楚)

說文‧毌部

老子乙前146上(隸)
西漢

周仲鏡銘(隸)
東漢

晉石尠墓志(隸)
西晉

楷書

虜字的象形文

讀音:guà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小篆毌;

小篆貫;

小篆虜;

隸書

讀音:guàn

“毌” 是個部首字。最早寫作 “毌” (讀guàn )。 《說文》: “毌,穿物持之也。” 甲骨文1-5正象繩索從物之孔中穿過的形狀,主要表示穿、串義。金文1-3則象繩穿兩 “貝” (貝在古時曾作貨幣使用,也是高檔飾品, 如項圈等) 。 所以小篆又在 “毌” 下加一 “貝” 字, 表示 “錢貝之貫” 。隸書(漢《樊敏碑》 )雖以平直的筆畫使其成為今文,但仍保留了古文字的基本字素。

從 “毌” 的字在小篆中有一 “” (虜)字。 《說文》 : “虜, 獲也。” 意思是抓獲的戰俘。一般認為上邊是 “虎” 字頭,下邊是個 “男”字。 在小篆中 “男”上邊的 “田”是 “毌”字, 虎頭與下邊的 “力”表示威猛之力, 中間的 “毌” 表示用繩索將戰俘栓起來。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虜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虜
中国大陆
台湾 虜
台湾
香港 虜
香港
日本 虜
日本
韩国 虜
韩国
旧字形 虜
旧字形

虜字說文解字

【卷七】【毌】

《說文解字》

獲也。从毌从力,虍聲。郎古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虜)獲也。公羊傳:爾虜焉。故凡虜囚亦曰纍臣,謂拘之以索也。於毌義相近,故从毌。从毌从力。左傳曰:武夫力而拘諸原。虍聲。郞古切。五部。

虜字解釋

虜字基本屬性

  1. 虜的部首:虍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ypwks

  2. 四角號碼:21227鄭碼查詢:ihkyBig5編碼:B8B8gb2312碼:C2B2

  3. uni-code:基本区 U+865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力、虍(hū)声漢字結構:左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虜虜虜虜

虜字基本含義

  1. 見“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