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毌” 是個部首字。最早寫作 “毌” (讀guàn )。 《說文》: “毌,穿物持之也。” 甲骨文1-5正象繩索從物之孔中穿過的形狀,主要表示穿、串義。金文1-3則象繩穿兩 “貝” (貝在古時曾作貨幣使用,也是高檔飾品, 如項圈等) 。 所以小篆又在 “毌” 下加一 “貝” 字, 表示 “錢貝之貫” 。隸書(漢《樊敏碑》 )雖以平直的筆畫使其成為今文,但仍保留了古文字的基本字素。
從 “毌” 的字在小篆中有一 “” (虜)字。 《說文》 : “虜, 獲也。” 意思是抓獲的戰俘。一般認為上邊是 “虎” 字頭,下邊是個 “男”字。 在小篆中 “男”上邊的 “田”是 “毌”字, 虎頭與下邊的 “力”表示威猛之力, 中間的 “毌” 表示用繩索將戰俘栓起來。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七】【毌】
《說文解字》
獲也。从毌从力,虍聲。郎古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虜)獲也。公羊傳:爾虜焉。故凡虜囚亦曰纍臣,謂拘之以索也。於毌義相近,故从毌。从毌从力。左傳曰:武夫力而拘諸原。虍聲。郞古切。五部。
虜的部首:虍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ypwks
四角號碼:21227鄭碼查詢:ihkyBig5編碼:B8B8gb2312碼:C2B2
uni-code:基本区 U+865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形声;从力、虍(hū)声漢字結構:左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虜虜虜虜
見“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