郔字康熙字典熱度:52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án,【漢字註音】ㄧㄢˊ

【語音朗讀】

【酉集下】【邑】【郔字五行屬】

【酉集下】【邑字部】

【唐韻】以然切【集韻】【正韻】夷然切,𠀤音延。

【說文】鄭北地。

【左傳·宣三年】晉侯伐鄭,及郔。

又楚地。

【左傳·宣十一年】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諸郔。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3

郔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邑部

楷書

郔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郔
中国大陆
台湾 郔
台湾
香港 郔
香港
韩国 郔
韩国
旧字形 郔
旧字形

郔字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鄭地。从邑延聲。以然切

『說文解字注』

(郔)鄭地。左傳宣三年。晉矦伐鄭及郔。杜曰。郔、鄭地。釋文。郔、音延。宋淳化本及明人補刻石經作延皆誤字也。又宣十二年。楚子北。師次于郔。實一地也。若隱元年。大叔收貳以爲己邑。至於廩延。當別是一地。字不從邑。从邑。延聲。以然切。十四部。

郔字解釋

郔字基本屬性

  1. 郔的部首:邑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nmnl

  2. 四角號碼:17427鄭碼查詢:miyyBig5編碼:D7E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0D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郔字基本含義

  1. 古地名(a.中國春秋時鄭地,在今河南省鄭州市南。b.中國春秋時楚地,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