攭字康熙字典熱度:40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ì,luǒ,【漢字註音】ㄌㄧˋ

【語音朗讀】

【卯集中】【手】【攭字五行屬】

【卯集中】【手字部】

【韻會】【正韻】𠀤魯果切,音裸。無毛羽貌。

【荀子·賦篇】攭攭兮其狀,屢化如神。或作㒩。

又【正韻】力霽切,音例。分判也。

【荀子·賦篇】攭兮其相逐而反也。

【註】與劙同。言雲或分散,相逐而還於山。


考證:〔【荀子·賦論篇】攭攭兮其狀,屢化如神。又【荀子·賦論篇】攭兮其相逐而反也。〕 謹照原書兩賦論篇𠀤省論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攭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攭
中国大陆
台湾 攭
台湾
香港 攭
香港
韩国 攭
韩国
旧字形 攭
旧字形

攭字解釋

攭字基本屬性

  1. 攭的部首:手部外筆畫:21筆畫總數:24倉頡號碼:qvoi

  2. 四角號碼:57036鄭碼查詢:dziiBig5編碼:F8A9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52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攭字基本含義

1. 攭 [lì]2. 攭 [luǒ]

攭 [lì]
  1. (雲氣)旋轉:“忽兮其極之遠也,~兮其相逐而反也。”

攭 [luǒ]
  1. (鳥類)沒有羽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