颾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颾的基本解釋
颾
【繁體漢字】颾,【漢語拼音】sāo,sōu,【漢字註音】ㄙㄠ
【語音朗讀】
【戌集下】【風】【颾字五行屬】
【戌集下】【風字部】
【廣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𠀤音騷。
【廣韻】風聲。又【集韻】疎鳩切。與䬒同。颾飋,風也。
又先到切,音喿。義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颾的部首:風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8倉頡號碼:hneii
四角號碼:77213鄭碼查詢:qisiBig5編碼:F3AE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98B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下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颼颼 𩙈 𩙫
1. 颾 [sāo]2. 颾 [sōu]
風聲。
古同“颼”。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瘄倰剡紻𨆉𡲯𡕋𠈄扡焛䛘捥楆挨𪓬苙𢃢𦢻蜺㔊爜胁𩎸𡗿𥧇椎𢨂䬙𩗵𦪧𩰏擊㘉𤜹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