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字康熙字典熱度:74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gǔ,yù,【漢字註音】gǔ,yù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汩字五行屬水】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于筆切【集韻】【韻會】越筆切,𠀤音䫻。水流也。與𡿯同。

【楚辭·九章】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

【王逸註】汩流也。

又疾貌。

【揚子·方言】汩遙,疾行也。南楚之外曰汩,或曰遙。

【司馬相如·上林賦】滭沸宓汩。

【註】宓汩,去疾也。

又淨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汩磑磑以璀璨。

【註】汩,淨貌。

又汩越,光明貌。

【何晏·景福殿賦】羅疎柱之汩越。

又拂汩,鼓動之貌。

【揚雄·甘泉賦】帷弸彋其拂汩兮,稍暗暗而靚深。汨mì,gǔ、汩。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汩字的字形演變


帛甲3.29(楚)

說文‧水部

楷書

汩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汩
中国大陆
台湾 汩
台湾
香港 汩
香港
韩国 汩
韩国
旧字形 汩
旧字形

汩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治水也。从水曰聲。于筆切文四百六十八 重二十二(文四百六十四 重二十五)

《說文解字注》

(汩)治水也。天問: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王云:汩,治也。鴻,大水也。引伸之,凡治皆謂汩。書序汨作。汩,治也。汩本訓亂,如亂之訓治。故洪範汩陳其五行。汩,亂也。上文淈訓濁,而釋詁云:淈,治也。郭景純云:淈汩同。从水曰聲。于筆切。十五部。俗音古忽切。訓汩𣳚,汩亂。文四百六十五宋本五作八,今𠜂𤃴篆,補池篆。重二十三今補濂篆。

汩字解釋

汩字基本屬性

  1. 汩的部首:水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ea

  2. 四角號碼:36100鄭碼查詢:vkvvBig5編碼:CB53gb2312碼:E3E9

  3. uni-code:基本区 U+6C69首尾分解:氵曰部件分解:氵曰

  4. 造字法:形声;从氵、曰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淈 𡿯

汩字基本含義

1. 汩 [gǔ]2. 汩 [yù]

汩 [gǔ]
  1. 水流的樣子:~流(急流)。~~(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

  2. 治理,疏通:決~九川。

  3. 擾亂:“天公豈物欺,若此~時序”。

  4. 湧出的泉水。

  5. 沉沒(mò):~沒(mò)。

汩 [yù]
  1. 迅疾的樣子:悲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