𡚏字康熙字典熱度:36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𡚏

【繁體漢字】𡚏,【漢語拼音】,【漢字註音】

【丑集下】【大】【𡚏字五行屬】

【丑集下】【大字部】

【字彙補】古文喪字。註詳口部九畫。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𡚏字說文解字

【卷二】【哭】

『說文解字』

亾也。从哭从亾。會意。亾亦聲。息郎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喪)亡也。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謂。故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尙書大傳曰。王之於仁人也。死者封其墓。況於生者乎。王之於賢人也。亡者表其閭。況於在者乎。皆存亡與生死分別言之。凶禮謂之喪者、鄭禮經目錄云不忍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居於彼焉。己失之耳。是則死曰喪之義也。公子重耳自偁身喪、魯昭公自偁喪人。此喪字之本義也。凡喪失字本皆平聲。俗讀去聲、以別於死喪平聲。非古也。从哭亡。亡亦聲。此從禮記奔喪之禮釋文所引。息郞切。十部。

𡚏字解釋

𡚏字基本屬性

  1. 𡚏的部首:大部外筆畫:14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kckcv

  2. 四角號碼:鄭碼查詢:gdusBig5編碼:gb2312碼:

  3. uni-code:扩展B U+2168F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