瀲字康熙字典熱度:41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iàn,【漢字註音】ㄌㄧㄢˋ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瀲字五行屬】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𠀤音斂。瀲灩,水溢貌。

【木華·海賦】浟湙瀲灩。

又波際也。

【潘岳·西征賦】靑蕃蔚乎翠瀲。

又泛也。

【郭璞·江賦】或泛瀲于潮波。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力驗切,音殮。義同。 【集韻】或省作澰。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瀲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瀲
中国大陆
台湾 瀲
台湾
香港 瀲
香港
日本 瀲
日本
韩国 瀲
韩国
旧字形 瀲
旧字形

瀲字解釋

瀲字基本屬性

  1. 瀲的部首:水部外筆畫:17筆畫總數:20倉頡號碼:eook

  2. 四角號碼:38140鄭碼查詢:voomBig5編碼:C46Bgb2312碼:E4F2

  3. uni-code:基本区 U+7032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氵、敛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潋㶑 潋

瀲字基本含義

  1. 水邊。《文選·潘嶽〈西征賦〉》:“華蓮爛於淥沼,青蕃蔚乎翠瀲。”

  2. 水滿溢而波動的樣子。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