䰛字康熙字典熱度:110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ì,【漢字註音】ㄌㄧˋ

【語音朗讀】

【亥集上】【鬲】【䰛字五行屬】

【亥集上】【鬲字部】

【集韻】狼狄切,音歷。

【說文】鬲,或从瓦作䰛。漢令作㽁。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䰛字的象形文

讀音:l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說文籀文鬵;

小篆鬲;

小篆䰛;

小篆㽁;

小篆鬵

讀音:lì

“鬲” 是個部首字。也是古代一種有代表性的炊具。圓口三足,有陶與青銅等金屬製成。 《說文》: “鬲, 鼎屬。 ” 甲骨文、金文順序寫作“” , 是望形知義的象形字。其中金文2-5巧妙地將 “羊” 字補進字形,既保持了三足器形,又點出 “鬲” 是可煮肉食的器具。小篆在規範筆畫, 統一字形時, 寫作“” , 同時選定“” (㽁) 、“” (䰛)兩個形聲字為或體字。 隸書(漢《石門頌》 )據小篆結構寫作“”。

用 “鬲”作聲符的字很多。 如 “鬵” 字。 本指煮飯的大鍋。 《說文》:“鬵, 大釜也。 一曰: 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 從鬲, 兓聲。 ” “說文籀文” 寫作“” 。 讀qín。 兩側曲線表示熱氣上升。 小篆省去曲線寫作“”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䰛字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鬲或从瓦。楚世家。楚武公曰。居三代之傳器。登三翮六翼以高世主。小司馬曰。翮亦作䰛。同音歷。三翮六翼謂九鼎。空足曰翮。翼卽耳。事見爾雅。按翮者䰛之假借字。翼者釴之假借。九鼎、款足者三、附耳於外者六也。爾雅曰。鼎、款足謂之鬲。附耳外謂之釴。

䰛字解釋

䰛字基本屬性

  1. 䰛的部首:鬲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mbmvn

  2. 四角號碼:11217鄭碼查詢:ajysBig5編碼:gb2312碼:

  3. uni-code:扩展A U+4C1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