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字康熙字典熱度:79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rǎo,【漢字註音】ㄖㄠˇ

【語音朗讀】

【卯集中】【手】【擾字五行屬】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𠀤音繞。

【說文】煩也。

【廣韻】亂也。

【書·胤征】俶擾天紀。

【前漢·曹參傳】以齊獄市爲寄,愼勿擾也。

又馴也,順也,安也。

【書·臯陶謨】擾而毅。

【註】馴擾而果毅。又【周官】司徒掌邦敎,敷五典,擾兆民。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佐王安擾邦國。

【註】擾亦安也。言饒衍之。又【夏官·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畜宜六擾。

【註】馬牛羊豕犬雞。

【疏】六擾,與爾雅六畜,周禮六牲,一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董父實甚好龍,乃擾畜龍。

【疏】順龍所欲而畜養之。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如招切,音饒。義同擽。

【周禮·六擾釋文】徐邈,劉昌宗讀饒。

【前漢·高帝紀贊】劉累學擾龍。

【註】師古又讀饒。

又【集韻】乃老切,音惱。亦煩也。

又叶忍九切,柔上聲。

【李尤平樂觀賦】飛丸躍劒,沸渭回擾。巴渝隈一,踰眉相受。本从𡕿。《說文》作𢹎。又𢺕。


考證:〔【左傳·昭二十九年】董父實甚好龍,乃擾畜龍。

【註】順龍所欲而畜養之。〕 謹照原書註改疏。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擾字的字形演變


大克鼎(金)
西周晚期

說文‧手部

史晨碑(隸)
東漢

西晉三國志寫本(隸)
西晉

楷書

擾字的象形文

讀音:yōu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楚帛書;

小篆憂;

小篆𢚧;

小篆擾;

漢帛書;

隸書

讀音:yōu

“憂” 是憂愁, 憂慮。 金文1-2寫作 “” , 象一人手支頭部作憂愁狀。金文3-4左邊或加一個表示頭頂的 “囟” (讀xìn ) ,會意憂愁來自頭腦; 或加一個表示仍然的 “” (仍)字, 會意長時間, 繼續在煩。 金文5或寫作 “”, 手與身體分開, 表示他人的手伸過來幹擾自己, 被釋作煩擾的 “擾” (擾rǎo )。金文6也寫作 “” , 表示憂是發自心中的事。 小篆在規範字形時, 將此字分為三個: “” (憂)、 “” (𢚧)、 (𢺕)。隸書《曹全碑》寫作“” 。 後簡化字改為 “憂” 。

注: 古文字中有一 “憂” 字,但非憂愁之憂,《說文》稱: “心動也。” 存參。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擾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擾
中国大陆
台湾 擾
台湾
香港 擾
香港
日本 擾
日本
韩国 擾
韩国
旧字形 擾
旧字形

擾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擾”字头,请参考“𢹎”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煩也。从手夒聲。而沼切〖注〗𢺕。

《說文解字注》

(𢹎)煩也。煩者,𤍽頭痛也。引申爲煩亂之偁。訓馴之字,依許作㹛,而古書多作𢺕。葢𢺕得訓馴,猶亂得訓治,徂得訓存,苦得訓快,皆窮則變,變則通之理也。周禮注曰:𢺕猶馴也。言猶者,字本不訓馴。从手夒聲。而沼切。古音在三部。今作擾,从憂,俗字也。

擾字解釋

擾字基本屬性

  1. 擾的部首:手部外筆畫:15筆畫總數:18倉頡號碼:qmbe

  2. 四角號碼:51047鄭碼查詢:dawrBig5編碼:C25Agb2312碼:C8C5

  3. uni-code:基本区 U+64F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扌、尤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扰犪𢹎𢺕㹛 扰 𢹎 𢺕 犪𢹎𢺕𢹎𢺕

擾字基本含義

  1. 見“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