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字康熙字典熱度:614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ǐ,【漢字註音】ㄌㄧˇ

【語音朗讀】

【午集下】【示】【礼字五行屬火】

【午集下】【示字部】

【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


(禮)〔古文〕礼𠃞𤔑【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蠡。

【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

【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

又姓。

【左傳】衞大夫禮孔。 【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礼字的字形演變


天亡簋(金)
西周早期

𣄰尊(金)
西周早期

中山王昔壺(金)
戰國晚期

說文古文

說文‧示部

老子乙247上(隸)
西漢

定縣竹簡45(隸)
西漢

禮器碑(隸)
東漢

孔龢碑(隸)
東漢

景北海碑陰(隸)
東漢

楷書

礼字的象形文

讀音:lǐ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說文古文;

小篆;

隸書1;

隸書2

讀音:lǐ

“禮” 是祭神以求福。《說文》 : “禮,履也。所以事神至福也。” “禮” 的初文是 “豊” ,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1由 “玨” (兩串玉的形狀,曾用作貨幣和貴重裝飾物。是財富的化身)和 “豆” (豆是食器,多用作祭祀的盛盤)組成,表示用最貴重的東西送給神作禮物。金文2-3將玉換成醃幹肉,並加一表示靈台牌位的 “示” 。字形雖變,字義相同。小篆隨甲骨文和金文的字符而寫作“” 。 “說文古文”是“” (示)旁有一躬身禮拜的人形。漢隸書( 《華山廟碑》 )以平直的筆畫結束了古文字的延伸, 而《衡方碑》則隨 “說文古文”結構寫作 “” , 兩千年後竟成為今天的標準簡化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礼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礼
中国大陆
台湾 礼
台湾
日本 礼
日本
韩国 礼
韩国
旧字形 礼
旧字形

礼字說文解字

【卷一】【示】

『說文解字』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𠃞,古文禮。靈啓切〖注〗礼、𤔑,古文。

『說文解字注』

𡳐也。見禮記祭義、周易序卦傳。𡳐、足所依也。引伸之凡所依皆曰𡳐。此假借之法。屨、𡳐也。禮、𡳐也。𡳐同而義不同。所㠯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故禮字从示。豐者行禮之器。豐亦聲。靈啓切。十五部。

礼字解釋

礼字基本屬性

  1. 礼的部首:示部外筆畫:1筆畫總數:5倉頡號碼:ifu

  2. 四角號碼:32210鄭碼查詢:wszBig5編碼:C2A7gb2312碼:C0F1

  3. uni-code:基本区 U+793C首尾分解:礻乙部件分解:礻乚

  4. 造字法:形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火

  5. 異體字:礼豊禮禮 豊 𠃞 𥘆 𥜨 礼

礼字基本含義

  1. 社會生活中,由於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儀節:婚~。喪(sāng)~。典~。

  2. 符合統治者整體利益的行為準則:~教(jiào)。~治。克己複~。

  3. 表示尊敬的態度和動作:~讓。~遇。~讚。~尚往來。先~後兵。

  4. 表示慶賀、友好或敬意所贈之物:~物。~金。獻~。

  5. 古書名,《禮記》的簡稱。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