杒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杒字的字形演變
杒字說文解字
杒的基本解釋
杒
【繁體漢字】杒,【漢語拼音】rèn,ér,【漢字註音】ㄖㄣˋ
【語音朗讀】
【辰集中】【木】【杒字五行屬】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而震切【集韻】【韻會】而振切,𠀤音刃。
【說文】桎杒也。
【玉篇】木名。或作梕。
又【集韻】【類篇】𠀤人之切,音而。小車楘。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2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桎杒也。从木刃聲。而震切
『說文解字注』
(杒)桎杒也。未詳何木。從木。刃聲。而震切。十二部。
杒的部首:木部外筆畫:3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dshi
四角號碼:47920鄭碼查詢:fys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752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梕軔梕 軔 𣏉
1. 杒 [rèn]2. 杒 [ér]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古同“軔”,支住車輪不使轉動的木頭。
古代一種束在車輈上的皮製裝飾。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𠧗𤖌𢻿駋啌梣䘬𡊊𤁸鲭𤙜邏𢍏𣹭𦫝𧽌𪘉𦶎恝𠨂𩂉宪𧅾臏𦵮绽臈𥕗蟺𦫃佪蟬噥攬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