泧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泧字的字形演變
泧字說文解字
泧的基本解釋
泧
【繁體漢字】泧,【漢語拼音】yuè,sà,【漢字註音】ㄩㄝˋ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泧字五行屬】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集韻】𠀤王伐切,音越。大水貌。
【郭璞·江賦】潰濩泧漷。
【註】皆水勢相激涌之貌。
又【廣韻】【集韻】𠀤許月切,音䬂。義同。
又【廣韻】【集韻】𠀤呼括切,音豁。
【說文】瀎泧也。又【博雅】泧泧,流也。
又【集韻】桑葛切,音薩。義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瀎泧也。从水戉聲。讀若椒樧之樧。火活切
『說文解字注』
(泧)瀎泧也。从水。戉聲。讀若椒榝之榝。按音所八切。十五部。大徐云火活切。非也。
泧的部首:水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eiv
四角號碼:33150鄭碼查詢:vhzBig5編碼:CCF6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CE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𣳡
1. 泧 [yuè]2. 泧 [sà]
〔~漷(kuò)〕水勢激蕩洶湧的樣子。
〔瀎~〕a.抹殺。b.撫慰。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䡨𥝖𦨋𡚑𦫭黭肂濴駃𪍏𧑐𠜠𪃚𦥍𡯤鴾㧄粔碀𪑙薍犁𪚇𤚯𩥤𣃀㶣𦓥𩨕𡪾𠾦𪌒𡉐𦭅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