蚹字康熙字典熱度:45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fù,【漢字註音】ㄈㄨˋ

【語音朗讀】

【申集中】【虫】【蚹字五行屬】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符遇切,音附。蚹蛇,腹下橫鱗可行者。

【莊子·齊物論】吾待蛇蚹、蜩翼耶。

【註】蚹謂蛇腹下齟齬,可以行者也。

又【爾雅·釋魚】蚹蠃,螔蝓。

【註】卽蝸牛。詳蝓字註。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義同。


考證:〔【爾雅·釋蟲】蚹蠃,螔蝓。〕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蚹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蚹
中国大陆
台湾 蚹
台湾
香港 蚹
香港
日本 蚹
日本
韩国 蚹
韩国
旧字形 蚹
旧字形

蚹字解釋

蚹字基本屬性

  1. 蚹的部首:虫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liodi

  2. 四角號碼:54100鄭碼查詢:indsBig5編碼:D7A7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6B9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𧊆

蚹字基本含義

  1. 蛇腹下代替足爬行的橫鱗:“吾待蛇~蜩翼耶?”

  2. 爬:“又過閻王碥、閻王峽,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