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需
【繁體漢字】需,【漢語拼音】xū,【漢字註音】ㄒㄩ
【語音朗讀】
【戌集中】【雨】【需字五行屬金】
【戌集中】【雨字部】
〔古文〕𩂉【唐韻】相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𠀤音須。
【說文】𩓣也。遇雨不進,止𩓣也。从雨而聲。易曰:雲上于天需。
【註】徐鉉曰:李陽冰據易雲,上于天云:當从天。然諸本皆从而,無从天者。
【玉篇】卦名。
【易·需彖】需,須也。險在前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行數千里,馬不契需。
【疏】從易需卦之需。
【釋文】音須。
【莊子·徐無鬼】濡需者,豕蝨是也。
【註】濡則不去,需則有待。
又【集韻】一曰疑也。
【韻會】遲疑需待也。
【左傳·哀十四年】需事之賊也。
又【韻會】索也。又【字彙】姓也。
又【集韻】汝朱切,音儒。韋柔滑貌。
【戰國策】其需弱者來使,則王必聽之。
【註】需,音儒。
【集韻】或作𠟺。
又【集韻】【正韻】𠀤乳兗切,音耎。
【集韻】本作𨋚,柔也。或作輭。軟濡,通作耎。
【韻會】本作㓴。或作𠟺。
【周禮·冬官考工記】鮑人,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則需。
【註】故書需作𠟺。𠟺,讀爲柔需之需。
【釋文】需,人兗反。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薄其帤則需。
【註】需,謂不充滿。
【疏】需襦不進,故爲不充滿。陸云:罷需。
又【集韻】奴亂切,音糯。弱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馬不契需。
【註】需,讀爲畏需之需。
【釋文】又乃亂反。
【集韻】本作偄。或作愞懦燸耎。
又【韻會補】鄭𤣥周易註,需,讀爲秀。陽氣秀而不直前者,畏上坎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需” 本是古人對雨的渴望、需求和等待。甲骨文和金文1字形近似,分別寫作 “、
、
、
” , 象一站立的人被水淋漓形。 甲骨文4上邊已出現雨,此義在金文2-3中表現的更加明顯,下邊是站立的人形,周身水點滴滴,正是大雨淋人的情景。小篆誤將甲、金文下邊的人形寫作“而”字,“而”在甲、金文中都是人的須發形,如此一來,形義盡失。隸書(漢《孔彪碑》 )在小篆字形的基礎上將筆畫拉平取直,脫離了象形字的窠臼,進入今文時代。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一】【雨】
『說文解字』
𩓣也。遇雨不進,止𩓣也。从雨而聲。《易》曰:“雲上於天,需。”相俞切〖注〗臣鉉等案:李陽冰據《易》“雲上於天”云:“當从天”。然諸本及前作所書皆从而,無有从天者。〖注〗𩂉,古文。
『說文解字注』
(需)䇓也。䇓者、待也。以㬪韵爲訓。易彖傳曰。需、須也。須卽䇓之叚借也。左傳曰。需、事之賊也。又曰。需、事之下也。皆待之義也。凡相待而成曰需。遇雨不進止䇓也。从雨而。遇雨不進、說从雨之意。而者、䇓之意。此字爲會意。各本作而聲者、非也。公羊傳曰。而者何。難也。穀梁傳曰。而、緩辭也。而爲遲緩之辭、故从而。而訓須。須通䇓。从而猶从䇓也。春秋經。已丑。葬我小君頃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是从雨而之證也。相俞切。古音在四部。易曰。雲上于天需。易需卦象傳文。此偁易以證从雨之意。雲上于天者、雨之兆也。宋衷曰。雲上于天、需時而降雨。
需的部首:雨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mbmbl
四角號碼:10227鄭碼查詢:fvglBig5編碼:BBDDgb2312碼:D0E8
uni-code:基本区 U+9700首尾分解:雨而部件分解:雨而
造字法:会意;从雨、从而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金
異體字:須須 𦓔 𩂉
必得用:~求。~要。必~。急~。
必得用的財物:軍~。民~。
等待。
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