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字康熙字典熱度:196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gāng,【漢字註音】ㄍㄤ

【語音朗讀】

【子集下】【刀】【剛字五行屬】

【子集下】【刀字部】

〔古文〕𠜛𠇝𠇙【唐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𠀤音岡。

【說文】彊斷也。从刀,岡聲。

【增韻】堅也,勁也。

【易·乾卦】大哉乾乎,剛健中正。

【司馬光·潛虛】剛,天之道也。又作㓻。

【史記·樂書】而民㓻毅。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剛字的字形演變


後1.23.4(甲)

剛爵(金)
西周早期

史墻盤(金)
西周中期

信1.02(楚)

郭.性.8(楚)

說文古文

說文‧刀部

睡虎地簡53.35(隸)

老子乙前73下(隸)
西漢

孫臏105(隸)
西漢

武威簡.泰射63(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楊統碑(隸)
東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
東漢

楷書

剛字的甲骨文


甲3510合6賓組

前4.30.3合18453

掇1.432合32770歷組

後1.23.4合32161歷組

戩48.4合34682歷組

後2.18.12合34440

粹191合32487歷組

粹1221合33210歷組

剛字的金文


剛爵西周早期集成9033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

剛字的象形文

讀音:gā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

說文古文;

侯馬盟書;

楚簡;

小篆;

隸書

讀音:gāng

“剛” 是堅硬,強勁。《說文》 : “剛,彊 (強) ,(不)斷也。從刀, 岡聲。 ”意為形聲字。 其實 “剛”是會意字。 甲骨文寫作 “” 。“”是網形, 是捕獲動物的利器, 自然堅韌; “” 是“刀” , 以 “刀”斷網, 如同“以矛刺盾” , 兩者均有剛義。金文、楚簡寫作“” ,在網和刀旁加一 “” (斧) , 字義不悖。 戰國初期的《侯馬盟書》和 “說文古文” 寫作 “” , 與甲、 金文不合, 當是古文的 “強” 和“僵” 的異寫,均有剛義,假通 “剛”字。隸書(漢《熹平石經》 )以直筆方折寫作“”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剛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剛
中国大陆
台湾 剛
台湾
香港 剛
香港
日本 剛
日本
韩国 剛
韩国
旧字形 剛
旧字形

剛字說文解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彊斷也。从刀岡聲。𠇙,古文剛如此。古郎切

『說文解字注』

(剛)彊𣃔也。彊者、弓有力也。有力而𣃔之也。周書所謂剛剋。引伸凡有力曰剛。从刀。岡聲。古郞切。十部。

(𠇙)古文剛如此。按從㐰。㐰、古文信。信者必剛也。從二者、仁從二之意。仁者必有勇也。侃、剛直也。亦從㐰。

剛字解釋

剛字基本屬性

  1. 剛的部首:刀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buln

  2. 四角號碼:72700鄭碼查詢:ldkdBig5編碼:ADE8gb2312碼:B8D5

  3. uni-code:基本区 U+525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刂、冈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刚𠝾𠇙㓻 刚 𠇙 𠇝 𠜛 𠝴 𠝾 𡬺 𣗵㓻 刚 𠇙 𠇝 𠜛 𠝴 𠝾 𡬺 𣗵𠝾𠇙𠝾𠇙

剛字基本含義

  1. 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