郙字康熙字典熱度:50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fǔ,【漢字註音】ㄈㄨˇ

【語音朗讀】

【酉集下】【邑】【郙字五行屬】

【酉集下】【邑字部】

【唐韻】【韻會】方矩切【集韻】匪父切,𠀤音甫。

【說文】汝南上蔡亭名。

又【玉篇】芳殊切【集韻】芳無切,𠀤音敷。義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郙字的字形演變


郙王劍(金)
春秋

包2.6(楚)

包2.277(楚)

說文‧邑部

楷書

郙字的金文


郙王劍春秋集成11611

郙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郙
中国大陆
台湾 郙
台湾
香港 郙
香港
日本 郙
日本
韩国 郙
韩国
旧字形 郙
旧字形

郙字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汝南上蔡亭。从邑甫聲。方矩切

《說文解字注》

(郙)汝南上蔡亭。汝南郡上蔡,二志同。今河南汝寧府上蔡縣縣西南十里故蔡城是也。有亭名郙。从邑甫聲。方矩切。五部。○按𨛖郙二篆當與郪鄎郋𨜷郹等篆爲伍,寫者奪之。補綴於此。

郙字解釋

郙字基本屬性

  1. 郙的部首:邑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ibnl

  2. 四角號碼:57227鄭碼查詢:fbyBig5編碼:D3F4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0D9首尾分解:甫阝部件分解:甫阝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郙字基本含義

  1. 〔~閣〕中國東漢閣道,故址在今陝西省略陽縣西嘉陵江邊。

  2. 古亭名,故址在今中國河南省上蔡縣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