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烙字的字形演變
烙字說文解字
烙的基本解釋
烙
【繁體漢字】烙,【漢語拼音】lào,luò,【漢字註音】ㄌㄠˋ
【語音朗讀】
【巳集中】【火】【烙字五行屬火】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
【說文】灼也。
【廣韻】燒也。
【史記·殷本紀】有炮烙之法。
【莊子·馬蹄篇】燒之烙之。
又【增韻】火鍼曰烙。
又音閣。
【史記·殷本紀註】索隱曰:烙,一音閣。◎按字彙正字通俱云:又音格。當因閣有格音而誤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卷十】【火】
《說文解字》
灼也。从火各聲。盧各切新附
烙的部首:火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fher
四角號碼:97864鄭碼查詢:uorjBig5編碼:AF4Fgb2312碼:C0D3
uni-code:基本区 U+70D9首尾分解:火各部件分解:火夂口
造字法:形声;从火、各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火
異體字:雒烙雒 烙
1. 烙 [lào]2. 烙 [luò]
用器物燙熨:~衣服。~印。~花(亦稱“燙花”)。
把麵食放在燒熱的鐺或鍋上加熱使熟:~餅。~鍋貼。
〔炮(pào)~〕見“炮1”。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䡨𥝖𦨋𡚑𦫭黭肂濴駃𪍏𧑐𠜠𪃚𦥍𡯤鴾㧄粔碀𪑙薍犁𪚇𤚯𩥤𣃀㶣𦓥𩨕𡪾𠾦𪌒𡉐𦭅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