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亢
【繁體漢字】亢,【漢語拼音】kàng,【漢字註音】ㄎㄤˋ
【語音朗讀】
【子集上】【亠】【亢字五行屬木】
【子集上】【亠字部】
【唐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𠀤音岡。
【說文】人頸也。
【史記·婁敬傳】搤其亢。又【爾雅·釋鳥】亢,鳥嚨。
【註】亢卽咽,俗作吭。
又【玉篇】苦浪切。星名。
【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
【註】列宿數起角亢,故曰壽。
【史記·天官書】亢爲疏廟。
【春秋·元命包】亢四星爲廟庭,聽政之所,其占明大,則輔臣忠,天下寧。
又過也,愆也。
【易·乾卦】亢龍有悔。
【正義】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又旱曰亢陽。
又極也。
【左傳·宣三年】可以亢寵。
又强也,蔽也。
【左傳·昭元年】鄭太叔曰: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又無所𤰞屈曰亢。
【唐書·崔信明傳】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
又督亢,龍亢,俱地名。
又姓。明亢思謙,臨汾人,由翰林官至布政。
又敵也。
【揚雄·趙充國贊】營平守節,屢奏封章。料敵制勝,威謀靡亢。
又同庚。亢倉子。
【莊子】作庚桑子。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亢” 在 《說文》 中是個部首字。《說文》稱: “亢,人頸也。從大省, 像頸脈形。 , 亢或從頁。 ” 意思是“亢”指人的脖頸。筆者認為,“亢”是“抗”的本字和初文。從甲骨文寫作“
”可知, 是在人的兩腿之間拴一限製物, 當是遠古的腳鐐“䠟” 。 既表示因人(奴隸, 罪犯)抗爭而受限製, 也表示兩腿受抗(被物支撐)。此義小篆加“手” (扌)成 “
”(抗)或加木成“
” (杭)。後也用作聲符, 加“人” (亻 )成“
” (伉, 伉儷), 加“心” (忄)成“
” (忼, 忼慨), 加“犬” (犭)成“
” (健犬), 加“水”(氵)成“
” (大水)。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亢】
『說文解字』
人頸也。从大省,象頸脈形。凡亢之屬皆从亢。頏,亢或从頁。古郎切
『說文解字注』
(亢)人頸也。史、漢張耳列傳:乃仰絕亢而死。韋昭曰:亢,咽也。蘇林云:肮,頸大脈也。俗所謂胡脈。𡝤敬傳:搤其亢。張晏曰:亢,喉嚨也。按釋鳥曰:亢,鳥嚨。此以人頸之偁爲鳥頸之偁也。亢之引申爲高也,舉也,當也。从大省。上人。象頸脈形。下冂。蘇説與此合。古郞切。十部。按亦胡郞切,亦下浪切。俗作肮,作吭。凡亢之屬皆从亢。
(頏)亢或从頁。此字見於經者,邶風曰:燕燕于飛,頡之頏之。毛傳曰: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解者不得其説。玉裁謂:當作飛而下曰頡,飛而上曰頏。轉寫互譌久矣。頡與頁同音,頁古文䭫飛而下如䭫首然,故曰頡之。古本當作頁之。頏卽亢字。亢之引申爲高也,故曰頏之。古本當作亢之。於音尋義,斷無飛而下曰頏者。若楊雄甘泉賦:柴虒參差,魚頡而鳥胻。李善曰:頡胻,猶頡頏也。歸古曰:頡胻,上下也。皆以毛詩頡頏爲訓。魚潛淵,鳥戾天,亦可證頡下頏上矣。俗本漢書胻譌从目,作䀪,集韵入諸唐韵,謂卽燕燕之頏字。俗字之不可問有如此者。楊雄解嘲:鄒衍以頡亢而取世資。漢書作亢,文𨕖作頏,正亢、頏同字之證。頁部曰:頡者,直項也。亢者,人頸。然則頡亢正謂直項。淮南修務訓:王公大人有嚴志頡頏之行者,無不憛悇癢心而悅其色矣。此正用直項之訓。解嘲之頡亢,亦正謂鄒衍强項傲物而世猶歸資之也。亢用字之本義。東方朔畫贊云: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傲世。亦取直項之義。
亢的部首:亠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4倉頡號碼:yhn
四角號碼:00217鄭碼查詢:sqdBig5編碼:A4AEgb2312碼:BFBA
uni-code:基本区 U+4EA2首尾分解:亠几部件分解:亠几
造字法:象形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木
異體字:頏肮頏肮 頏 𠕵 頏
高,高傲:高~。不~不卑。
極度,非常:~旱。~奮。
抗,匹敵:~禮。~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