龣字康熙字典熱度:55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jiǎo,【漢字註音】jiǎo

【語音朗讀】

【亥集下】【龠】【龣字五行屬】

【亥集下】【龠字部】

【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𠀤音覺。

【玉篇】樂器之聲,東方音也。今作角。

【魏書·江式傳】宮商龣徵羽。龣,卽角字。 一曰樂器。

又【廣韻】【集韻】𠀤盧谷切,音祿。義同。 或从鹿作𪛓。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2

龣字的象形文

讀音:yuè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龣;

小篆龠;

小篆龣;

隸書

讀音:yuè

“龠” 是個部首字。本指竹管樂器。《說文》 : “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 ” 甲骨文寫作 “” 。 其中 “” 象編管形。為區別於編簡,在 “丨”上加 “口” ,表示圓管。造字方法與 “員”相同(參看 “員”釋)。 金文寫作 “” , 或隨甲骨文, 或加 “亼” (讀jí,集合,聚攏。也是嘬起的 “口”形,用以吹管) ,表示綜合各種聲音使其和諧。 小篆定型為 “” 。 隸書寫作 “” , 成為今文。

以 “龠”作部首的有 “龣”字,為古五音之一,即 “角” (讀jué )。金文寫作“” , 是在“龠”旁加一“錄”字。 “錄”字上邊是轆轤, 下邊是水鬥(汲水器)和滴落的水珠,以此表示樂器發出的淅淅瀝瀝的聲音。此字未見小篆, 推理應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龣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龣
中国大陆
台湾 龣
台湾
日本 龣
日本
韩国 龣
韩国
旧字形 龣
旧字形

龣字說文解字

【卷四】【角】

『說文解字』

獸角也。象形,角與刀、魚相似。凡角之屬皆从角。古岳切

『說文解字注』

(角)獸角也。人體有偁角者。如日月角、角犀豐盈之類。要是假借之辭耳。象形。古岳切。三部。按舊音如榖。亦如鹿。角與刀魚相佀。其字形與刀魚相似也。此龜頭似蛇頭、虎足似人足之例。凡角之屬皆从角。

龣字解釋

龣字基本屬性

  1. 龣的部首:龠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25倉頡號碼:obnme

  2. 四角號碼:87299鄭碼查詢:odxk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FA3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角

龣字基本含義

  1. 古同“角”(a.古代軍中用的一種樂器。b.古代五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