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字康熙字典熱度:63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xì,【漢字註音】ㄒㄧˋ

【語音朗讀】

【午集下】【示】【禊字五行屬金】

【午集下】【示字部】

【廣韻】【集韻】【正韻】𠀤胡計切,音係。祓禊,除惡祭名。

【正字通】禊有二,論語:浴乎沂。王羲之蘭亭脩禊事,此春禊也。劉禎·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人胥祓禳,國子水嬉,用七月十四日,此秋禊也。又西京雜記載高祖與戚夫人正月上辰出百子池邊,灌濯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張樂於流水。則漢宮中春亦兩禊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頡。義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禊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禊
中国大陆
台湾 禊
台湾
香港 禊
香港
日本 禊
日本
韩国 禊
韩国
旧字形 禊
旧字形

禊字解釋

禊字基本屬性

  1. 禊的部首:示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ifqhk

  2. 四角號碼:37284鄭碼查詢:wsygBig5編碼:E2F9gb2312碼:ECF9

  3. uni-code:基本区 U+798A首尾分解:礻契部件分解:礻丰刀大

  4. 造字法:会意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稧

禊字基本含義

  1. 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修~。~帖(《蘭亭序》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