𧯦字康熙字典熱度:50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𧯦

【繁體漢字】𧯦,【漢語拼音】juàn,【漢字註音】ㄐㄩㄢˋ

【語音朗讀】

【酉集中】【豆】【𧯦字五行屬】

【酉集中】【豆字部】

【唐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𠀤音眷。

【廣韻】黃豆。

又【集韻】古轉切,眷上聲。又【廣韻】求晚切,音圈。又【集韻】窘遠切,音𥱽。義𠀤同。 【說文】本作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𧯦字的字形演變


珠646(甲)

前1.15.6(甲)

燕712(甲)

大盂鼎(金)
西周早期

大盂鼎(金)
西周早期

說文‧豆部

楷書

𧯦字的金文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

段簋西周中期集成4208

大師虘豆西周晚期集成4692

𧯦字說文解字

【卷五】【豆】

《說文解字》

豆屬。从豆聲。居倦切

《說文解字注》

(𧯦)豆屬。此本艸經之大豆黃卷也,味甘平,主濕痹筋攣厀痛。唐本注云:以大豆爲芽櫱,生便乾之,名爲黃卷。靈樞曰:腎病者宜食。廣韵阮韵云:𧯦,黃豆也。从豆,許言尗,豆也。象豆生之形也。荅,小豆也。萁,豆莖也。藿,尗之少也。菽,配鹽幽尗也。然則尗與古食肉器同名,故𧯦𧯡二字入豆部。按豆卽尗,一語之轉。周人之文皆言尗,少言豆者。惟戰國策張儀云:韓地五穀所生,非麥而豆。史記作菽。吳氏師道云:古語衹稱菽,漢以後方呼豆。若然,則𧯦𧯡字葢出漢製乎。𢍏聲。居願切。廣韵求晚切。十四部。

𧯦字解釋

𧯦字基本屬性

  1. 𧯦的部首:豆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fqmrt

  2. 四角號碼:鄭碼查詢:ubjuBig5編碼:gb2312碼:

  3. uni-code:扩展B U+27BE6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