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字康熙字典熱度:305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qiǎn,【漢字註音】ㄑㄧㄢˇ

【語音朗讀】

【酉集下】【辵】【遣字五行屬金】

【酉集下】【辵字部】

【廣韻】【集韻】去演切【正韻】驅演切,𠀤音繾。

【說文】縱也。

【廣韻】送也。

【儀禮·旣夕】書遣于策。

【註】遣,猶送也。

又【正韻】祛也,逐也,發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姜氏與子犯謀,醉而遣之。

【前漢·孔光傳】遣歸故郡。

又【廣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𠀤繾去聲。

【廣韻】人臣賜車馬曰遣車。

【正韻】將葬而祭曰遣奠。旣祭,乃包牲體,載之以車,隨柩而行,曰遣車。

【禮·檀弓】遣車一乗。

【註】人臣賜車馬者,乃得有遣車。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遣字的字形演變


乙2882(甲)

金690(甲)

甲1540(甲)

小臣言簋(金)
西周早期

小臣言簋(金)
西周早期

大保簋(金)
西周早期

遣小子韋簋(金)
西周晚期

遣叔吉父盨(金)
西周中期

永盂(金)
西周中期

郭.語4.21(楚)

說文‧辵部

睡虎地簡18.160(隸)

縱橫家書11(隸)
西漢

武威簡.特牲43(隸)
西漢

居延簡甲18(隸)
西漢

石門頌(隸)
東漢

張景碑(隸)
東漢

楷書

遣字的甲骨文


甲1540合31937何組

甲2288合21228

續4.34.8合5315賓組

粹1219合35301歷組

珠470合7594賓組

後2.3.10合31935無名組

後2.12.4合18104

乙980合5447賓組

金690合41507

簠人88合4387賓組

簠文84合36528黃組

乙2882合5447賓組

遣字的金文


小臣言簋西周早期集成4239

我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63

明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029

大保簋西周早期集成4140

小臣言簋西周早期集成4238

小臣言簋西周早期集成4239

作冊䰧卣西周早期集成5432

遣盉西周早期集成9433

遹簋西周中期集成4207

㝬鐘西周晚期集成260

禹鼎西周晚期集成2833

多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5

孟簋西周早期集成4162

班簋西周早期集成4341

遣卣西周早期集成5402

遣尊西周早期集成5992

遣叔鼎西周中期集成2212

穴鼎西周中期集成2755

穴鼎西周中期集成2755

城虢遣生簋西周中期集成3866

遣叔吉父盨西周中期集成4416

永盂西周中期集成10322

遣小子韋簋西周晚期集成3848

遣字的象形文

讀音:qiǎ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金文7;

小篆遣;

小篆𠳋;

隸書

讀音:qiǎn

“遣” 字本義是釋放、放鬆、放下,引申為派遣、打發走。甲骨文寫作“” ,像兩手將一“𠂤”形(𠂤讀duī, 甲骨文也釋作人的臀尻)放下。金文又加行止符 “辵” (讀chuò) ,增加了遣走、派遣、釋放等義。 小篆將 “𠂤”改為 “阜” (阜與都是無石的土山、 土丘)。隸楷予以還原, 仍作 “𠂤”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圖為 “象形字書畫” 《太和圖》 (局部)

遣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遣
中国大陆
台湾 遣
台湾
香港 遣
香港
日本 遣
日本
韩国 遣
韩国
旧字形 遣
旧字形

遣字說文解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縱也。从辵𠳋聲。去衍切

『說文解字注』

(遣)縱也。糸部曰縱、緩也。一曰舎也。从辵。𠳋聲。去衍切。十四部。

遣字解釋

遣字基本屬性

  1. 遣的部首:辵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ylmr

  2. 四角號碼:35307鄭碼查詢:jiywBig5編碼:BBBAgb2312碼:C7B2

  3. uni-code:基本区 U+9063首尾分解:辶吕部件分解:中一官辶

  4. 造字法:形声;外形内声漢字結構: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

遣字基本含義

  1. 派,送,打發:派~。~送。差(chāi)~。調(diào)~。~返(遣送回到原來的地方)。~散(sàn)。~詞(說話、寫文章運用詞語)。

  2. 排解,發泄:~悶。消~。~興(xìng)。~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