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字康熙字典熱度:154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jū,【漢字註音】ㄐㄩ

【語音朗讀】

【戌集中】【革】【鞠字五行屬木】

【戌集中】【革字部】

〔古文〕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六切,音掬。

【說文】蹋鞠也。

【戰國策】六博蹹鞠。

【註】《劉向·別錄》:蹙鞠,黃帝作,蓋因娛戲以練武士。

【揚子·法言】捖革爲鞠。

又【爾雅·釋言】鞠,生也。

【揚子·方言】養也。𨻰楚韓鄭之閒曰鞠。

【詩·小雅】母兮鞠我。

【書·盤庚】鞠人謀人之保居。

又【爾雅·釋言】鞠,稚也。

【書·康王之誥】無遺鞠子羞。

【傳】鞠子,稚子。

又【玉篇】推也。

【廣韻】推窮也。

【書·盤庚】爾惟自鞠自苦。

【傳】鞠,窮也。

【詩·齊風】旣曰告止,曷又鞠止。又【小雅】鞠爲茂草。

【註】鞠,窮也。

【戰國策】事敗而好鞠之。

【註】鞠,窮也。

又【爾雅·釋詁】鞠,盈也。

【詩·小雅】降此鞠訩。

【傳】鞠,盈也。

又【玉篇】告也。

【詩·小雅】𨻰師鞠旅。

【傳】鞠,告也。

又【韻會】鞠躬也。

【儀禮·聘禮】執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

又姓。

【廣韻】出東萊。

【戰國策】太傅鞠武。

【風俗通】漢尙書令鞠譚。

【西京雜記】鞠道龍善爲幻術。

又星辰。

【大戴禮】鞠則見。鞠者何也,星名也。

又與菊通。

【禮·月令】鞠有黃華。

【釋文】鞠,本作菊。

又【廣韻】【集韻】渠竹切【韻會】渠六切,𠀤音趜。

【廣韻】蹋鞠,以革爲之,今通謂之毬子。

【集韻】或作毱。

又【廣韻】驅匊切【集韻】【正韻】丘六切,𠀤音麴。

【廣韻】亦姓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

【註】黃桑之服。

【釋文】去六切。

【周禮·天官·司服】鞠衣。

【註】黃桑服也。色如麴塵,象桑葉始生。

又【集韻】酒母也。本作𥶶。或作𩍔麴麯𪌲。互詳竹部𥶶字及麥部麴字註。

又【集韻】丘弓切,音穹。

【左傳·宣十二年】有山鞠窮乎。

【註】山鞠窮,所以禦濕。

【釋文】鞠,起弓反。

【集韻】本作𦵡,亦作芎。詳艸部𦵡芎二字註。

又叶各頟切,音格。

【楚辭·九章】鬱結紆軫兮,離愍而長鞠。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考證:〔【左傳·宣十二年】有山鞠藭乎。

【註】山鞠藭,所以禦濕。〕 謹照原文兩藭字𠀤改窮。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鞠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革部

說文或體

居延簡甲79(隸)
西漢

景北海碑陰(隸)
東漢

楷書

鞠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鞠
中国大陆
台湾 鞠
台湾
香港 鞠
香港
日本 鞠
日本
韩国 鞠
韩国
旧字形 鞠
旧字形

鞠字說文解字

【卷三】【革】

『說文解字』

蹋鞠也。从革匊聲。𩍸,或从𥱩。居六切

『說文解字注』

(鞠)蹋鞠也。劉向別錄曰。蹵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漢藝文志兵技巧十三家有蹵𩌽二十五篇。郭樸注三蒼云。毛丸可蹋戲者曰鞠。按鞠居六求六二切。廣韵曰。今通謂之毬子。巨鳩切。古今字也。从革。匊聲。三部。

(𩍸)鞠或从𥱩。𥷚或字。

鞠字解釋

鞠字基本屬性

  1. 鞠的部首:革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tjpfd

  2. 四角號碼:47520鄭碼查詢:eeruBig5編碼:C1F9gb2312碼:BECF

  3. uni-code:基本区 U+97A0首尾分解:革匊部件分解:革勹米

  4. 造字法:形声;从革、勹米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毱陱鞫毩踘𩍸䪕 毱 陱 鞫 𠤄 𠮑 𡖁 𣮓 𣮕 𣮥 𣯲 𥷥 𩊸 𩌽 𩍔 𩍸 踘 毩 𠣮 𣮴𩍸

鞠字基本含義

  1. 養育,撫養:~育。~養。

  2. 彎曲:~躬。~躬盡瘁。

  3. 大,窮極:~凶。

  4. 幼小:~子(稚子)。

  5. 窮困:“爾惟~自苦”。

  6. 告誡:“陳師~旅”。

  7. 古代的一種皮球:蹴~。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