朁字康熙字典熱度:98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ǎn,qián,【漢字註音】ㄘㄢˇ

【語音朗讀】

【辰集上】【曰】【朁字五行屬】

【辰集上】【曰字部】

【集韻】七感切,音慘。

【說文】曾也。《詩》曰:朁不畏明。

【註】徐鉉曰:今俗有昝字,蓋朁之譌。○按《詩·大雅》今作憯不畏明,與《說文》異。

又【玉篇】朁,發語辭也。

又【集韻】慈鹽切,音螹。於朁,縣名也。○按今作潜。

又【集韻】子念切,音譖。與僭同。假也。

又【集韻】參古作朁。註詳厶部九畫。

詞條更新時間:2025-08-22

朁字的字形演變


番生簋蓋(金)
西周晚期

包2.177(楚)

上(2).容.38(楚)

說文‧曰部

居延簡甲1906(隸)
西漢

武威簡.服傳7(隸)
西漢

景北海碑陰(隸)
東漢

楷書

朁字的金文


番生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6

朁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朁
中国大陆
台湾 朁
台湾
香港 朁
香港
韩国 朁
韩国
旧字形 朁
旧字形

朁字說文解字

【卷五】【曰】

『說文解字』

曾也。从曰兓聲。《詩》曰:“朁不畏明。”七感切〖注〗臣鉉等曰:今俗有昝字,蓋朁之譌。

『說文解字注』

(朁)曾也。釋言、大雅傳、小雅箋同。八部曰。曾者、䛐之舒也。曾之言乃也。詳八部。从曰。兓聲。七感切。古音在七部。詩曰。朁不畏朙。大雅文。今民勞、十月之交、爾雅字皆作憯。憯之本義痛也。

朁字解釋

朁字基本屬性

  1. 朁的部首:曰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mua

  2. 四角號碼:11601鄭碼查詢:hrrkBig5編碼:D9A9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70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僭

朁字基本含義

1. 朁 [cǎn]2. 朁 [qián]3. 朁 [jiàn]

朁 [cǎn]
  1. 副詞,表出乎意料;相當於乃,竟:“~不畏明。”

朁 [qián]
  1. 〔於~〕又作“於潛”,古縣名,在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

朁 [jiàn]
  1. 古同“僭”,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