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卷三】【革】
『說文解字』
著掖鞥也。从革顯聲。呼典切
『說文解字注』
(𩎍)箸亦鞥也。亦鉉本作掖。非其物也。鍇作腋。俗字也。今正。亦、人之臂亦也。箸亦鞥、謂箸於馬兩亦之革也。箸亦、謂直者。當膺、謂橫者。鞥當作靼。左傳釋文、正義引皆作皮。作鞥非也。史記禮書鮫韅。徐曰。韅者、當馬腋之革。若釋名云橫經腹下、杜注左云在背曰韅皆異說也。从革。顯聲。呼典切。十四部。按古假顯爲之。檀弓子顯、公子縶也。盧氏植云。古者名字相配。顯當作韅。
韅的部首:革部外筆畫:14筆畫總數:23倉頡號碼:tjavf
四角號碼:46533鄭碼查詢:eezuBig5編碼:F850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97C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𩎍𩎌䩙 𩌹 𩌺 𩎌 𩎍 𩏰𩎍𩎌
駕車時套在牲口腹部(一說背部)的皮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