筥字康熙字典熱度:95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jǔ,【漢字註音】ㄐㄩˇ

【語音朗讀】

【未集上】【竹】【筥字五行屬】

【未集上】【竹字部】

【廣韻】【正韻】居許切【集韻】【韻會】苟許切,𠀤音舉。盛米器也。

【詩·召南】維筐及筥。

【周禮·地官】賔客共其禮車米筥米芻禾。

【三禮圖】筥,圓,受五升。

【詩·傳】方曰筐,圓曰筥。

又刈稻聚把,亦名爲筥。

【儀禮·聘禮】四秉曰筥,四筥曰稯。

【註】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也,若今萊陽之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又【集前】兩舉切,音呂。飯器。

【說文】䈰也。同𥰠。

詞條更新時間:2025-05-01

筥字的字形演變


筥小子簋(金)
西周晚期

大史申鼎(金)
春秋晚期

𨟭侯少子簋(金)
春秋晚期

說文‧竹部

漢印徵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筥字的金文


筥小子簋西周晚期集成4037

叔之仲子平鐘春秋晚期集成174

叔之仲子平鐘春秋晚期集成180

大史申鼎春秋晚期集成2732

𨟭侯少子簋春秋晚期集成4152

筥字的象形文

讀音:zhú


甲骨文竹;

金文竺;

金文竹;

金文筥;

金文筥;

金文筥;

盟書竺;

秦簡竹;

小篆竹;

小篆竺;

小篆筥;

漢帛書竹;

隸書竹;

隸書竺

讀音:zhú

“竹” 是個部首字。是禾本科多年生常青植物。《說文》 : “竹,冬生艸也。 象形。 ” 甲骨文(部首)與金文寫作 “” , 均象兩組下垂的竹葉形狀, 與《畫譜》中的 “雙個字” 十分相似。 其中 “” 字下劃兩橫表示竹子整齊、茂盛,竹葉繁厚和生於土地,後借指古印度 “天竺” (譯音)。 小篆在規範筆畫時將竹葉拉長寫作 “”。 隸書(漢帛書、《校官碑》等)寫作“” , 逐步成為今文。

以 “竹” 作部首的字很多。如 “筥” (讀jǔ)字,《說文》 : “筥,筲也。 從竹, 呂聲。 ” 指竹子編的婁筐。 金文1-2寫作 “” , 上邊的形符是 “竹” 或 “草” ,表示這種器具是竹、草材料; 下邊是皮膚的“膚” ,表示編製 “筲” 使用的是竹子的皮(竹篾)。金文3和小篆寫作“” , 下邊改為 “呂” , 成為 “從竹, 呂聲” 的形聲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筥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筥
中国大陆
台湾 筥
台湾
香港 筥
香港
日本 筥
日本
韩国 筥
韩国
旧字形 筥
旧字形

筥字說文解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䈰也。从竹呂聲。居許切

『說文解字注』

(筥)䈰也。䈰當作䈾。方言。𥰠、南楚謂之筲。趙魏之郊謂之𥬔𥰠。禮經鄭注云。笲形葢如今之筥、𥬔籚。按𥬔籚卽𥬔𥰠也。从竹。吕聲。居許切。五部。

筥字解釋

筥字基本屬性

  1. 筥的部首:竹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hrhr

  2. 四角號碼:88606鄭碼查詢:mjjBig5編碼:DF4C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B65首尾分解:⺮吕部件分解:竹口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籧𥮦 籧 𥰠 𥱾 𨟭 𥷠

筥字基本含義

  1. 盛物的圓形竹筐:“於以盛之,維筐及~。”

  2. 箱。

  3. 量詞,禾四把。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