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字康熙字典熱度:179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wèn,【漢字註音】ㄨㄣˋ

【語音朗讀】

【丑集上】【口】【問字五行屬】

【丑集上】【口字部】

〔古文〕𠳅【唐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𠀤聞去聲。

【說文】訊也。

【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

【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又【爾雅·釋言】聘問也。

【儀禮·聘禮】小聘曰問。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又【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

【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又【正字通】古謂遺曰問。

【詩·鄭風】雜佩以問之。

【傳】問,遺也。

【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

【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又訊罪曰問。

【詩·魯頌】淑問如臯陶。

【註】淑,善。問,訊囚也。

又命也。

【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

【註】問,命也。

又姓。

【廣韻】今襄州有之。

【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又【正韻】與聞同,聲問也。

【詩·大雅】宣昭義問。

【又】亦不隕厥問。


考證:〔【禮·曲禮】凡以苞苴簟笥問人者。〕 謹照原文簟笥改簞笥。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4

問字的字形演變


後2.9.10(甲)

陳侯因敦(金)
戰國中期

四年咎奴蓸令戈(金)
戰國晚期

說文‧口部

睡虎地簡17.140(隸)

老子乙前90下(隸)
西漢

熹.易.益(隸)
東漢

楷書

問字的甲骨文


後2.9.10合16419

明813合21490𠂤組

問字的象形文

讀音:wèn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

古璽文;

秦簡;

小篆;

漢簡;

隸書

讀音:wèn

“問” 是詢,打聽。《說文》 : “問,訊也。從口,門聲。” 其實“門”也是形符。甲骨文、金文1、小篆甚至隸書(漢《張遷碑》 ) ,都是“門” 下有一 “口” ,完全符合生活中敲門問事的習慣。可見 “問” 既是形聲字,也是會意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問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問
中国大陆
台湾 問
台湾
香港 問
香港
日本 問
日本
韩国 問
韩国
旧字形 問
旧字形

問字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訊也。从口門聲。亡運切

『說文解字注』

(問)訊也。言部曰:訊,問也。引伸爲禮之聘問。从口門聲。亾運切。十三部。

問字解釋

問字基本屬性

  1. 問的部首:口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anr

  2. 四角號碼:77601鄭碼查詢:xdjBig5編碼:B0DDgb2312碼:CECA

  3. uni-code:基本区 U+554F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口、门声漢字結構: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问问 𠳅 𦔴

問字基本含義

  1. 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