鼄字康熙字典熱度:66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ū,【漢字註音】ㄓㄨ

【語音朗讀】

【亥集下】【黽】【鼄字五行屬】

【亥集下】【黽字部】

【唐韻】陟輸切【集韻】追輸切,𠀤音株。

【說文】鼅鼄也。

【爾雅·釋蟲】䵹鼄,鼄蝥。

【郭註】今江東呼蝃蝥,在地中布網者土䵹鼄,絡幕草上者草䵹鼄。

【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謂之鼄蝥。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䵹鼄,或謂之蠾蝓。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之蝳蜍。

【三國志·管輅傳】輅射覆,卦成曰:第三物𣫅觫長足,吐絲成羅,尋網求食,利在昏夜,此䵹鼄也。 俗作蛛。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鼄字的金文


鼄伯鬲春秋早期集成669

鼄來隹鬲春秋早期集成670

魯伯愈父鬲春秋早期集成690

魯伯愈父鬲春秋早期集成694

鼄友父鬲春秋早期集成717

鼄訧鼎春秋早期集成2426

杞伯每亡鼎春秋早期集成2495

杞伯每亡鼎春秋早期集成2495

杞伯每亡簋春秋早期集成3898

杞伯每亡簋春秋早期集成3899

杞伯每亡簋春秋早期集成3901

鼄大宰簠春秋早期集成4623

杞伯每亡壺蓋春秋早期集成9687

杞伯每亡壺春秋早期集成9688

邾叔之伯鐘春秋晚期集成87

邾公牼鐘春秋晚期集成150

邾公華鐘春秋晚期集成245

鼄字的象形文

讀音:zhū


甲骨文;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金文𧊒;

古璽文𧊒;

小篆蛛;

小篆鼄;

隸書

讀音:zhū

“蛛” , 蜘蛛。 《說文》 : “蛛,鼅鼄也。 從黽, 朱聲。 , 鼄或從蟲。 ” 甲骨文寫作 “” , 象蜘蛛類昆蟲形, 但眾學者岐說不一, 且與“黽” 混淆。 金文加 “” (朱)字符號, 成為從黽, 朱聲的形聲字。 小篆除隨金文結構寫作 “” (鼄)外, 另以 “蟲” 為形符, 與 “朱” 組合成 “” (蛛)字。 隸書隨之寫作 “” 。 蜘蛛的另一個名字叫 “𧊒蝵” 。 其中 “𧊒”金文、 古璽文寫作 “” , 由表示張口說話噴沫的“次” 和 “蟲” 組合而成,會意蜘蛛吐絲。此字無小篆。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鼄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鼄
中国大陆
台湾 鼄
台湾
韩国 鼄
韩国
旧字形 鼄
旧字形

鼄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黽】

『說文解字』

䵹鼄也。从黽朱聲。蛛,鼄或从虫。陟輸切

『說文解字注』

(鼄)䵹鼄也。从黽。朱聲。陟輸切。四部。

(蛛)鼄或从虫。

鼄字解釋

鼄字基本屬性

  1. 鼄的部首:黽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8倉頡號碼:hdrxu

  2. 四角號碼:25717鄭碼查詢:mbkw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F0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蛛

鼄字基本含義

  1. 古同“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