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忤
【繁體漢字】忤,【漢語拼音】wǔ,【漢字註音】ㄨˇ
【語音朗讀】
【卯集上】【心】【忤字五行屬土】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故切,音誤。
【說文】逆也,本作啎。从午,吾聲。今作忤。
【後漢·鮑永傳】持正之忤。又忤忤。意不喜也。
【釋名】靑徐謂女曰娪。娪,忤也。始生時人意不喜,忤忤然也。
又或作牾。
【前漢·王莽傳】無所牾意。亦作午。
【禮·哀公問】午其衆,以伐有道。 亦作蘁。
【莊子·寓言篇】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
【音義】蘁音悟,逆也。
又【正韻箋】忤,亦作梧。
【釋名】當塗曰梧丘。梧,忤也,與人相當忤也。
又通作悟。
【史記·韓非傳】悟言無所擊排。
【註】悟作忤。
又通作迕。
【前漢·食貨志】好惡乖迕。
【註】迕忤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说文解字未收录“忤”字头,请参考“啎”字:)
【卷十四】【午】
『說文解字』
逆也。从午吾聲。五故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啎)屰也。屰,各本作逆,今正。逆,迎也。屰,不順也。今則逆行而屰廢矣。相迎者必相屰,古亦通用逆爲屰。攷儀禮之梧受,爾雅、釋名之梧丘,太史公書之魁梧、枝梧,漢書之抵梧,皆是啎之譌字。啎,屰也,迎也,遻也。不識啎字,乃多妄改。管子七臣七主篇:事無常而法令申,不𠵦,則失國勢。戰國策有樓𠵦。吕覽明理篇:亂世之民長短頡𠵦百疾。高注:𠵦,迎也。字皆左吾右午,啎之或體也。姚宏云:字書無之。過矣。从午吾聲。五故切。五部。
忤的部首:心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poj
四角號碼:98040鄭碼查詢:umedBig5編碼:CADEgb2312碼:E2E8
uni-code:基本区 U+5FE4首尾分解:忄午部件分解:忄午
造字法:形声;从忄、午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異體字:啎
逆,不順從:~耳(逆耳)。~逆(a.背犯,違反;b.不孝順父母)。~視(逆視、抗視、正視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