缾字康熙字典熱度:51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píng,【漢字註音】ㄆㄧㄥˊ

【語音朗讀】

【未集中】【缶】【缾字五行屬】

【未集中】【缶字部】

【廣韻】蒲經切【集韻】旁經切,𠀤音䍈。汲水器也。

【五經文字】與瓶同。


【廣韻】薄經切,音屏。與瓶同。汲水器也。

【詩·小雅】缾之罄矣,維罍之恥。

【傳】缾小而罍大。

詞條更新時間:2025-07-04

缾字的象形文

讀音:píng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小篆缾;

小篆瓶;

漢簡;

隸書

讀音:píng

“鉼”是“瓶、缾” 的前身字,是伴隨著工藝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而產生的字。 最初見於春秋戰國時的金文, 分別寫作 “” 。 字形不一,是秦未統一文字前的常見現象。除金文1是用表示製 “鹽” 的工具 “鹵”作形符外,其他三字均有 “金”旁,說明當時冶金技術的普遍使用。稍後的小篆分別寫作 “” , 形符改為表示陶質的 “缶” 和 “瓦” , 是這一用具大量生產的字證。 隸書寫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缾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缾
中国大陆
台湾 缾
台湾
香港 缾
香港
日本 缾
日本
韩国 缾
韩国
旧字形 缾
旧字形

缾字說文解字

【卷五】【缶】

『說文解字』

𦉥也。从缶幷聲。瓶,缾或从瓦。蒲經切

『說文解字注』

(缾)𦉥也。易井卦辭曰。羸其甁。左傳衞孫蒯飮馬於重丘。毀其甁。按甁亦𧦝缶。左傳具綆缶。此缶之小者。从缶。幷聲。薄經切。十一部。

(甁)缾或从瓦。

缾字解釋

缾字基本屬性

  1. 缾的部首:缶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outt

  2. 四角號碼:88741鄭碼查詢:maueBig5編碼:DAFC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F3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缾瓶瓶 缾

缾字基本含義

  1. 同“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