歭字康熙字典熱度:570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ì,chí,【漢字註音】ㄓˋ

【語音朗讀】

【辰集下】【止】【歭字五行屬】

【辰集下】【止字部】

【唐韻】直离切【集韻】陳知切,𠀤音馳。

【說文】䠧也,歭䠧不前也。通作踟𨆼。

又【廣韻】直里切【集韻】丈里切,𠀤音峙。與峙通。供具也。

【書·費誓】歭乃糗糧。《石經》从山作峙。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歭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止部

楷書

歭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歭
中国大陆
台湾 歭
台湾
香港 歭
香港
韩国 歭
韩国
旧字形 歭
旧字形

歭字說文解字

【卷二】【止】

『說文解字』

䠧也。从止寺聲。直离切

『說文解字注』

(歭)䠧也。足部曰。䠧者、歭䠧不前也。歭䠧爲雙聲字。此以䠧釋歭者。雙聲互訓也。心部曰?箸。足部曰蹢躅。毛詩曰踟躕。廣雅曰蹢䠱、跢跦。皆雙聲㬪韵而同義。从止。寺聲。直离切。按离當作釐。一部。假借以歭爲偫。以䠧爲儲。粊誓。峙乃糗糧。峙卽歭、變止爲山。如岐作歧、變山爲止。非眞有从山之峙、从止之歧也。歭䠧之歭平聲。峙具峻峙之峙亦作跱、上聲。

歭字解釋

歭字基本屬性

  1. 歭的部首:止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ymgdi

  2. 四角號碼:24141鄭碼查詢:iibdBig5編碼:D1FA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B6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歭字基本含義

1. 歭 [zhì]2. 歭 [chí]

歭 [zhì]
  1. 儲備:“魯人三郊三隧,~爾芻茭、糗糧、楨榦,無敢不逮。”

歭 [chí]
  1. 〔~䠧〕古同“踟躕”,徘徊不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