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字康熙字典熱度:5830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í,【漢字註音】ㄓˊ

【語音朗讀】

【午集中】【目】【直字五行屬火】

【午集中】【目字部】

〔古文〕𣓟𣖴【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𠀤音値。

【說文】正見也。

【博雅】正也。

【玉篇】不曲也。

【易·坤卦】直其正也。

【書·洪範】王道正直。

又準當也。

【禮·投壺】馬各直其算。

【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又【增韻】當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

【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又伸也。

【孟子】枉尺而直尋。

又【玉篇】侍也。

【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又順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猶宜也。

【詩·魏風】爰得我直。

又猶但也。

【孟子】直不百步耳。

又猶故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又埋枉曰直。

【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冤。

又直來,無事而來也。

【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又【禮·月令】田事旣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

【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又骨直,謂强毅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又語發聲。

【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

【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又柄也。

【禮·明堂位】玉豆雕篹。

【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

【疏】雕鏤其柄。

又殖也。

【揚子·太𤣥經】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

【註】直之言殖也。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又【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

【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又【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又官名。

【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又【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御史大夫。

又直人,邑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又泉名。

【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又門名。

【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又姓。漢有直不疑。

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又【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𠀤音治。與値通。

【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

【註】直,讀曰値。當也。

【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

【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

【史記】作値。

又物價曰直。

【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又傭作得錢亦曰直。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又叶直略切,音著。

【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又叶直六切,音逐。

【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六書正譌】从𠃊从十目。𠃊,古隱字。十目所視,雖隱亦直。會意。俗作直,非。


考證:〔【揚子·方言】袒謂之直衿。

【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衿也。〕 謹照原文袒下增飾字。兩衿字𠀤改袊。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30

直字的字形演變


乙4678(甲)

恒簋蓋(金)
西周中期

郭.唐.20(楚)

郭.緇.3(楚)

郭.老乙.14(楚)

說文古文

說文‧𠃊部

睡虎地簡23.1(隸)

孫臏9(隸)
西漢

流沙簡.簡牘1.7(隸)
西漢

孔龢碑(隸)
東漢

孔彪碑(隸)
東漢

武威醫簡91甲(隸)
東漢

楷書

直字的甲骨文


乙4678合22050午組

乙6390合22103午組

前6.7.3合35295歷組

戩11.8合29111

清暉2

存2210合32877賓組

續5.6.2合22413

佚57

掇1.549

京都3245合21714子組

直字的金文


恒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199

直字的象形文

讀音:zhí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

說文古文;

侯馬盟書;

秦簡;

小篆;

隸書

讀音:zhí

“直” 本義是正視, 直視。 甲骨文寫作 “” , 像眼瞄一條直線,如同木工測線時用一隻眼。 金文寫作 “” , 像用眼看一個測垂直度的懸錘。 小篆寫作 “” , 改為十字尺。 同時均加一豎折曲線, 進一步明確 “直” 是在觀測曲直。“說文古文” 是目視十木形,與 “相” 字同義。《侯馬盟書》寫作 “” , 隸書( 《曹全碑》 )與秦簡寫作 “” 。均未離開 “目” 和 “十” 字形。《說文》 : “直,正見也。”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直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直
中国大陆
台湾 直
台湾
香港 直
香港
日本 直
日本
韩国 直
韩国
旧字形 直
旧字形

直字說文解字

【卷十二】【𠃊】

『說文解字』

正見也。从𠃊从十从目。𣖇,古文直。除力切〖注〗徐鍇曰:“𠃊,隱也。今十目所見是直也。”〖注〗㮚,古文直。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直)正見也。左傳曰。正直爲正。正曲爲直。其引申之義也。見之審則必能矯其枉。故曰正曲爲直。从十目。謂以十目視。者無所逃也。三字會意。除力切。一部。今隷作直。

(𣖇)古文直。或从木如此。囧猶目也。从木者、木從繩則正。

直字解釋

直字基本屬性

  1. 直的部首:目部外筆畫:3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jbmm

  2. 四角號碼:40102鄭碼查詢:edlcBig5編碼:AABDgb2312碼:D6B1

  3. uni-code:基本区 U+76F4首尾分解:十且部件分解:十且一

  4. 造字法:会意;从十、从目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火

  5. 異體字:直值直𥄂𣖇𣓟值 𠅺 𡇛 𣓟 𣖇 𣖈 𣖴 𥄂 𠤽 直直𥄂𣖇𣓟

直字基本含義

  1. 不彎曲:~線。~角。~徑。~立。~截了當。~覺(jué)。~觀。

  2. 把彎曲的伸開:~起腰來。

  3.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氣壯。耿~。正~。

  4.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諫。~誠。~言不諱。

  5. 一個勁兒地,連續不斷:一~走。~哭。

  6. 豎,與“橫”相對:不要橫著寫,要~著寫。

  7. 漢字筆形之一,自上至下。

  8. 姓。